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辽东”唐太宗为什么不吸取隋炀帝的教训,还是不惜代价征战高句丽?

“辽东”唐太宗为什么不吸取隋炀帝的教训,还是不惜代价征战高句丽?

时间:2022-11-08 18:46:06来源:老挝红梅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老挝红梅的《唐太宗为什么不吸取隋炀帝的教训,还是不惜代价征战高句丽?》,希望大家喜欢。

隋朝建立后,杨坚曾派兵进攻高句丽,但却失败了。

隋炀帝跟他爹相比,更是不遑多让。可三征高句丽,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不但没有消灭这个小国,反而把自己玩完了。

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却不吸取教训反而不惜代价进攻高句丽?

贞观初年,唐太宗已经平定了西、北、南各边的少数民族,而东北地区却不安宁。

一、稳定辽东局势

高句丽、百济、新罗同是唐朝藩属国,三国互为牵制,然而随着高句丽逐渐强大,不仅干涉其他两国与唐朝的关系,甚至有统一朝鲜半岛的趋势。

一个强大的邻居,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一旦中原陷入动乱,高句丽趁机南侵,后果不堪设想。

二、无视唐朝地位

新罗面对着高句丽的威胁,向唐朝求助。李世民本着公平的原则,调和三国关系,而高句丽直接拒绝,无视唐朝的宗主地位,这是对唐太宗的侮辱。

表面上是不给李世民面子,其实可以看出高句丽的野心,不仅统一朝鲜半岛那么简单。假以时日,必定对唐朝造成威胁。

三、实现对辽东的控制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甚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高句丽所占据的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之地,本为中原王朝所有。在唐朝看来,收复这一地区是中原王朝的责任。

隋朝几度在高丽的惨重失败,前后几十万中国士兵倒在了辽东大地上。“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可见唐太宗李世民进攻高句丽理由相当充分。

尽管李世民并没有看到最终的胜利,可他的儿子还是帮李世民完成了消灭高句丽的愿望。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