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贯休与孟姜女有什么关系

贯休与孟姜女有什么关系

时间:2016-06-11 10:35:00来源:黄埔信息网
贯休

贯休是一位僧人,擅长作诗,画画。孟姜女是一个传说的主角,哭长城的故事。因为所处年代就不同,想必这两人的渊源不是在交往上。

孟姜女雕像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到,他俩的渊源是这样来的:因为贯休是一个很会作诗的僧人,孟姜女的传奇故事发生了改变就是源于贯休作的诗。因为在之前的历史记叙中,尽管这个传奇故事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故事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叙述的情况还基本没有脱离史实,只是增加或删除了一些小的细节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到了贯休的手中,可真是发生十分惊人的变化,因为贯休在当时的年代很有声望,他所说的一些话大家也会信以为真,贯休作的这首诗就是描写孟姜女的哭声把已经逝去的人都哭回来了,他们十分饥饿,到处追逐。这么夸张的故事情节,让大家对孟姜女的故事彻底发生了大转变,都相信原来是这样的传说故事。但后人都知道,贯休的这个诗描写的内容真的是和之前的故事相比,已经不是一点半点的差距了,他把整个故事都颠覆了。

可以说贯休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不过这种想象力却和事实不符,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以上内容就是贯休和孟姜女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那种有过节的关系,而是用一首诗把他俩联系在了一起。

贯休 山茶花

山茶花这首诗有好几位诗人写过,现在来介绍一下贯休大师所写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的是一种植物,其实在了解完诗句后发现山茶花只是一个借代,贯休想表达的是另一层意思。

贯休画像

山茶花内容简短,只有四句诗,但却将贯休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前两句主要描写的在这种大好的天气下,山茶花盛开,但贯休却觉得这么美丽的山茶花即使绽放也是一种死气沉沉,没有艳丽的感觉。这么美丽的山茶花都没有了美感,可见贯休心中压抑着的情怀。贯休用“猩血”来描写山茶花,他的本意是借助山茶花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的讽刺。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朝廷根本不为民众办实事,只是到处压榨人民,让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苦。后两句的描写主要围绕一个字“怨”,山茶花的凋谢,是因为枝叶上长出的新山茶花,将怨字融到这种环境下,可见贯休心中的怨气了,他的怨气是争斗朝廷的,因为朝廷对百姓的压榨,让民众对朝廷充满了愤怒与怨恨。所以总结这首诗就是通过山茶花来表达贯休对当时朝廷的不作为的一种不爽之情。结合贯休的一生,他即便是个僧人,但他一直关心着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他有着一颗爱民的心,虽然不是朝廷官员。贯休许多诗文都表现着类似的情感。所以贯休所作的这首山茶花的诗与他自身的情感十分符合。

贯休十六罗汉图

贯休在作画方面颇有一番成就,尤其是画僧人。贯休十六罗汉图便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这幅画有或多个版本,原创的已经失传了。这幅作品的长度有大约92厘米,宽度有大约45厘米,因为创作在五代时期,那时候社会上佛教十分盛行,因此受到了许多画家的青睐。贯休就是其中一位。

贯休十六罗汉图其一

十六罗汉图在贯休的笔下画的十分逼真,因为贯休的画画功底很强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而且形态迥异。有的是高鼻梁,有的是大眼睛,总之是十六罗汉各有各的特色,这样就会吸引人的眼睛,而且不会显得很俗套。根据历史记载还说这些罗汉不是贯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他在所梦时梦到的。

虽然我们不相信梦境中的一些事物,但是这些罗汉都是贯休对佛学思想的一个肯定的反应。当然现在十六罗汉图的原本已经没有了,都是一些模仿的,其中模仿成都最高的是宋朝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和贯休的原创相似度最高,可是这个作品现在流落到了日本。明朝的十六罗汉图是所画的,他的作图构思和贯休的有一些不同,他主要描绘的是罗汉的姿势,有点是背靠着松树坐在石头上,有的是在打坐,有的是在互相谈论经文,这写景象都给人一种闲奇淡雅的感觉。贯休十六罗汉图在历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奇特,有创新,以至于在以后他成为其他画家模仿的样本。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