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张骞乘槎是什么意思 张骞乘槎出使西域吗

张骞乘槎是什么意思 张骞乘槎出使西域吗

时间:2016-06-22 15:06:00来源:黄埔信息网
乘槎

乘槎的意思就是乘坐竹筏或木船,后来特指出使。张骞作为汉代著名的外交官,两次出使西域,,为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出使大月氏的时候,更是被匈奴抓去做俘虏长达十年之久,最后逃脱出来,找到了大月氏。虽然他最终没有劝服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但是回汉后的张骞仍旧被赞赏。

于是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为人讲求信义,心胸宽广,为人和善,于是深受西域人民的喜欢。那么这下有就人问了,西域大部分都是陆地,应该乘坐马车,为什么称张骞是坐着竹筏去的呢?

传说在西汉时期,派掌权乘坐着槎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于是张骞乘槎逆流而上,到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那里男耕女织犹如世外桃源。他走进一户人家询问这是什么地方,男主人说是天河。后来女主人吧一块石头送给张骞,张骞带回来之后便被认出,说是天河织女的仙石。更有人说他乘坐的是通往天河之间的神槎。当然一定会有人将这个说法否定了。仍为乘槎是出使的意思,表面意思是乘坐竹筏,实际上就是指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情本身。

也有人自然而然的将张骞乘槎与下西洋结合在一起。说郑和才是历史上真的有乘槎的历史人物。时带着多名水手,乘船下海。这些船都是木质船做改制的,也可称作槎,所以有人说张骞乘槎实际是暗喻郑和,这个说法似乎也行得通。

张骞的故事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张骞开辟的故事闻名遐迩。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一共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带着胡人堂邑父等一百多号人出使大月氏,堂邑父在途中刚好做张骞的翻译。但是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发现,随后被掳去软禁起来。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进行了各种诱惑,还给张骞娶妻生子,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张骞出使大月氏之心,他不改汉节,坚定忠臣之心,就这样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

张骞雕像

终有一日,张骞趁敌人监视有所松懈,便趁其不备逃离匈奴的魔爪。但是没有带上妻儿便离开了,这里就说明大汉之命在张骞心中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逃亡的道路十分艰难,但是张骞等人毕竟在匈奴的地盘生活了十余年,这为他的逃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而他们非常顺利的避开了匈奴的监视。他们一直向西逃难,路上饥寒交迫,物资缺乏,人烟稀少,困难重重,就这样张骞等人来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的国君听闻张骞的经历后,派人将他们送到康居,康居王又派人将其送到大月氏。

事后,张骞动身回汉。在回去的途中不巧有遇到了匈奴,匈奴再次将他们带了回去,就这样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在匈奴内乱的时候,张骞趁乱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地盘,回到了汉,这便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一一九年,这次出使西域带了三百多人,带了丝织品以及牛羊等牲畜,这一次出使乌孙王国很是顺利,因为匈奴那时候已经投降汉朝,所以路上已没有了障碍。

张骞凿空

“凿空”这一词是出现在的《史记》里,他把张骞出使西域叫做凿空。凿空也就是凿孔,因为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就像在地上凿了一条道路,凿孔也只是张骞开辟新道路的形象之说。张骞凿空的事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人人所称赞的。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凿空的呢?

张骞凿空图

西汉年间,匈奴的势力越来越了强大,汉武帝恐匈奴的势力大到威胁到自己的大汉,便想着要把匈奴一网打尽。偶然一次机会,汉武帝在一个被抓的匈奴口中得知一个大月氏国家被匈奴打败,忍辱逃到了别处。大月氏对匈奴的仇恨一直盘踞在心里,于是汉武帝想要借助大月氏的复仇力量一举歼灭匈奴的势力。于是决定招募有识之士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国家。

当时的张骞有胆有识接受了汉武帝的应征,于是带着一名匈奴人甘父陪同当翻译。他们风餐露宿,道路险阻,一路上真的可谓是尝尽千百种苦难,堪比西天取经。没想到到达了匈奴的势力范围,被匈奴发现,成了俘虏。这当俘虏的时间一当便是十年,匈奴人为了拉拢大汉使者张骞,可谓是想尽各种方法,还让张骞娶妻生子。

偶然一次机会,张骞等人趁人不备,逃出了匈奴部落,在大宛国国君的帮助下,成功到达大月氏。然而大月氏认为攻打匈奴的路程太过遥远,便没有同意张骞的一起攻打匈奴的建议。于是张骞打道回府,在回去的途中,张骞去了大夏国,发现了可以避免遇到匈奴的捷径。回汉后的张骞被汉武帝赞赏。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同样也交给了张骞。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