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为何崇祯不得不信任吴三桂?他究竟有何能耐

为何崇祯不得不信任吴三桂?他究竟有何能耐

时间:2017-04-21 11:51: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吴三桂,字长白,祖籍徽州(安徽徽州),先迁居高邮州(江苏高邮),后又迁至辽东中后所。父亲吴襄,识文能武,尤善养马,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贩卖辽东马匹为生。其于天启二年(1621年)中武举进士,任辽东总兵李成梁部骑将,算是进入了军界,从而结识了辽东望族祖氏,并有幸与祖氏联姻,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妻,在辽东开始发迹起来。

祖氏世居辽东,满门皆官。以祖大寿为首,其兄弟祖大乐、大成、大弼,子侄有祖泽远、泽沛、泽盛、泽法、泽润、可法等,分居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职,散驻宁远、大凌河(辽宁锦县)、锦州诸城,为辽西首屈一指的巨族。崇祯二年(1629年)的“己巳之变”中,袁崇焕平台落狱,祖大寿无视朝廷国法,公然率辽兵奔出山海关,崇祯却不敢加罪于其,反下诏安慰。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围困大凌河,迫降了祖大寿。祖大寿以接取家属为由,进献了一条“智取锦州城”的大计,秘密逃回。此事被辽东巡抚丘禾嘉觉察,密奏崇祯,崇祯却装作若无其事,忍了下来。

所以这样,盖因其家族在辽东势力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煊赫一时,惟恐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太极才不惜千方百计对祖大寿进行招降。崇祯甚至还命人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吴襄做上了祖家的乘龙快婿后,便任祖大寿手下参将,累官至都指挥使,留镇宁远。崇祯四年(1631年),任锦州总兵官。崇祯六年(1633年),又以军功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职。吴氏家族的人纷纷登上仕途,各居要职。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和姨夫裴国珍均为大凌河的军官,吴三桂年纪轻轻,更是提为前锋右营参将。

1.jpg

可以说,吴家已成为了祖家之外的另一个豪门望族、军阀集团。

吴三桂天资“聪明自然超群”,蹒跚学步的年纪,父亲吴襄就有意训练他的骑射本领,每天手不离箭,股不离鞍。稍长,任侠尚武,能骑马独闯山林,射杀猛兽。十四五岁时,又跟随名师练得一身好刀法,于十七岁应试武功,得中武举,“自少为边将”,在军中任职,开始了其风云激荡的军事生涯。少年吴三桂“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长得一副神气俊朗的相貌。可是,在崇祯三年(1630年),鼻梁之上却多了一道长盈寸余的刀疤,平添了几许暴戾、狰狞之气。

提起这道刀疤,得从崇祯三年(1630年)说起。那一年,乃是“己巳之变”后的第二年。祖大寿奉命与孙承宗分驻三屯营(河北遵化附近)、丰润(今仍名)之间堵截后金兵归路(《国榷》卷九十一)。吴襄时为祖大寿参将,带吴三桂随征,在建昌城外遭遇了数万后金兵。后金将领将吴襄所部团团围住,形势岌岌可危。站在建昌城头的祖大寿看见后金兵势大,自料吴襄必死无疑,不敢发兵救援。不料吴三桂却视死如归,匹马扬刀,硬是在在万军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将父亲救了出来。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