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雍正篡位 雍正究竟是怎么继位的

雍正篡位 雍正究竟是怎么继位的

时间:2017-06-04 11:52:00来源:黄埔信息网

一百三十八年的康雍乾三朝,雍正朝虽然只占了短短的十三年,但是雍正皇帝凭借自己的勤勉敬业和锐意创新,不但保住了康熙打下的基业,而且为即将到来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雍正的承前启后,就没有康乾盛世的继往开来。雍正之所以如此勤政,之所以敢于创新,除了因为清朝皇帝一以贯之的传统,还由于他无时无刻不在政敌的包围中,一个人在战斗。而这一切,与他登上皇位的过程有直接关系。雍正是怎么继位的?人们众说纷纭。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个未解的清宫之谜。

一般来说,凡是历史上的重大悬案,第一手的官方核心资料早已销毁或涂改,雍正继位也不例外。像《清圣祖实录》这样的史料,虽然“很官方”,虽然“够权威”,但它成书于雍正年间,难免为尊者讳,留下诸多疑点。要想揭开谜团,还原历史,或许得求助于那些写作时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有条件如实反映历史真相,而且没有被销毁或涂改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主要是当时的私人笔记和外国人记述。它们的可信度比较高。私人笔记和外国人记述,究竟能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

清代学者萧奭写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私人笔记《永宪录》里,对雍正继位的过程记载说,康熙本来是偶感风寒,浑身出汗,传旨十一月初十日到十五日就在畅春园斋戒静养,不办公务了。没想到十三日就驾崩了。康熙死后,侍卫们把皇帝遗体装入御用车驾,抬回紫禁城。后面的这句话最关键:相传隆科多先护皇四子雍亲王回朝哭迎,身守阙下。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次日至庚子,九门皆未启。又上大渐,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隆科多先护送胤禛回紫禁城守灵,其他阿哥非经传旨不得进宫。其后六天,京城九门紧闭。此外,康熙帝临终前,将所带念珠交给了胤禛。

2.png

《永宪录》的这段记载和《清圣祖实录》大体差不多。《清圣祖实录》里出场的隆科多兼任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卫戍,有能力封闭京城九门,护送胤禛回宫。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廷十三年》这本见闻录中,描述了十一月十三日当晚的见闻:晚饭后,我在皇上叔父的屋子里正和安吉洛神父聊天,我听到一种低沉连续的嘈杂声,仿佛是夹杂着从皇宫中传出来的一些声音。由于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我立即把门锁好,并对我的同事说,不是皇帝死了,就是北京爆发了武装叛乱。为了证明我自己关于动乱原因的猜测,我爬到寓所墙上。这墙位于一条大路旁边,我惊讶地见到无数骑兵互相谁也不说话,正向各个方向狂奔。我终于听到在我脚下有几个人说,康熙皇帝驾崩了。后来我听说御医们断定皇上患的是不治之症后,他便下旨任命第四子胤禛作皇位继承人。

马国贤曾向中国传授铜版印刷术,印制了精美的避暑山庄图,受到康熙皇帝青睐,跟许多贵族大臣的关系也不错,因而了解许多宫廷内幕,将其写成日记和书信,送往罗马教廷。他的所见所闻,印证了当晚京城戒严、军队进驻的情况。康熙驾崩后,朝廷依例遣使向朝鲜等藩属国宣读讣告。朝鲜派去迎候的使臣金演,从清朝使臣的翻译那里,得到了这样的情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所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迄而终。

康熙帝一死,隆科多立即封闭九门,派兵戒严,直至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登基。如果没有当天早上的周密部署,这些事不可能瞬间完成。至于川陕总督年羹尧,坐镇西北,监视胤禵,使其彻底断了继承皇位的念想。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不愧是雍正继位的功臣。

“篡位”是改朝换代、皇帝换姓,胤禛继位不是这种情况;“夺嫡”是其他儿子抢夺嫡子的地位,太子胤礽被废掉后,皇储之争就演化为兄弟们与老父亲的较劲,以及兄弟们之间的乱战。所以,“雍正篡位”“九王夺嫡”的说法都欠妥。由于一直到康熙帝病危前,胤禵还保留着继位的可能性,所以胤禛的取胜与毫无争议的正常继位也有区别。这样说来,将雍正继位称为“夺位”或许更中性、更客观。我倾向于这样定论。

谜底揭晓了,但有些朋友或许还是不服气,觉得这样的解读有猜测的成分,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事实上,雍正继位的直接证据恐怕早已荡然无存。留给我们的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学家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历史尽可能详加考证,去伪存真,还原真相,贴近事实。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