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蓝田猿人遗址在哪里 蓝田猿人文遗址简介

蓝田猿人遗址在哪里 蓝田猿人文遗址简介

时间:2017-06-11 11:36:00来源:黄埔信息网

遗址名称:蓝田猿人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陕西省蓝田县泄湖镇陈家窝村、蓝田县九间房乡公王岭

发现及发掘时间:1963年,陈家窝遗址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并发掘,次年,公王岭遗址面世。

距今历史: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10-115万年左右。

考古地位:我国三大猿人遗址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把人类活动的时间上溯了五六十万年,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缺环。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旧石器时代早期,从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蓝田县南傍秦岭,北临漏河,是我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曾为十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及古代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在更早的110-115万年前,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犹如当今长江以南地区,正是这样的蓝田,孕育了我们中华文明最古老辉煌的文化。蓝田猿人的发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记录,也提供了黄河流域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考古发现过程

上个世纪的20年代,国内外考古界把目光聚集在周口店龙骨山,在这里工作过的考古学家却意识到,要弄清北京人的来龙去脉、生存状况等诸多问题,就必须要走出龙骨山。1929年的春天,在周口店进行过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杨钟健等赶赴陕北、山西、内蒙古,对这一带的黄土层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虽然他们并没有发现蓝田,却由此揭开了蓝田考古的序幕。

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考察队到蓝田寻找化石,考察队由张玉萍、黄万波带领。结果在蓝田泄湖镇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土层底部,发现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这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化石之后,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翁氏野兔等一批温带草原的啮齿类动物化石,以及北豺、虎、葛氏斑鹿等动物化石。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轰动了学术界。

1964年春,受全国地层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负责组织一次“蓝田大会战”——由全国12个科研、生产系统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几十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多支野外考察队奔赴蓝田,由着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统一率领,对盆地内和周边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希望能在这里获得新的发现。

5月的一天,考察队的一个小分队准备到蓝田北岭的三官庙地区去考察,因为当地老乡曾传说该地出现过“龙骨”。但天公不作美,考察队走到半路就被大雨阻拦住了,队员们只好去公王岭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避雨。当地的老乡们听说有考察队要来挖“龙骨”,立刻主动找到了考察队,并告诉他们一个重要的消息:在东山(公王岭)上也有“龙骨”。

对于“龙骨”考察队员们并不陌生,在中国,许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是由“龙骨”引起的,甲骨文的发现也是如此。可实际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龙”,所谓的“龙骨”就是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以哺乳动物骨骼为最多,其中有象、犀、马、牛、羊、猪、鹿等,“龙齿”就是这些动物的牙齿。“龙骨”在我国早年的收购站和中药店非常走俏,实际上他们所收购和卖出的“龙骨”都是远古动物化石。

“龙骨”对于考古队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他们当即决定改变原来的路线,首先去公王岭考察。第二天,考察队的几个人便来到了公王岭上,公王岭在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其前缘高出当地河床大约100米。

在公王岭确实有许多“龙骨”,经过进一步的考察,队员们发现,公王岭的地层相当完整,在俯视河谷的断面上,可以看见三个互相叠压的地层,在黄土层中有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这些土层年代久远,地层一层叠一层,几乎每层都有能够鉴定地质年代的各种各样的古动物化石,由于许多地段层暴露出地面1300米高,这就为队员们提供了难得的考察场所。

但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许多化石都被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里,这种化石很软,但是围岩却十分坚硬,给发掘和修理工作带了不少困难,由于经验不足,很多化石都没有完好取出。当贾兰坡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就把发掘技术十分娴熟的技工武英调来公王岭,武英也不负重望,就是他首先发现了蓝田猿人的遗迹。

5月22日,武英从一块坚硬的钙质结核中发现一颗牙齿,它当时只露出一半,后来在发掘时又裂开了,另一半还包裹在结核里,一时无法确定它是人类的还是普通灵长类动物的牙齿。那几天武英牙病发作,但当晚他强忍着疼痛,在灯下一点点地剔除那半颗牙齿牙面上的胶结物。当两个清理好的半颗牙齿合到一起时,一颗完整的人牙出现在人们面前。发掘工作的这一重大突破让队员们兴奋异常,一个月来的疲劳、辛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武英冒雨赶赴县城向大队部汇报,见到贾兰坡后,武英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这个纸包不大,但包装纸竟用了十多层,贾兰坡是一位和化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科学家,武英递上的这个特殊对待的纸包令他意识到里面的内容绝非寻常,随着包装纸被一层又一层地打开,他的两只手禁不住颤抖了起来。最后一层终于打开了,贾兰坡一看,激动得一下子大声叫了起来:“人牙!”大队部其他同志立即围拢过来,共同庆祝这一重大发现。当夜,贾老拿出他珍藏的关中佳酿西凤酒犒赏大家。

有了这个发现,考察队员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为了精心寻找,队员们把在公王岭发掘出的40多个大大小小的化石堆积物套箱,运回北京。发现人牙下方的那块重约800多公斤的套箱受到特别关注,由青年技工李功卓在柴凤岐师傅指导下运回。陆续剥离出来的化石有剑齿虎、熊、三门马、貘、大角鹿和丽牛等,就是不见人们渴望的人类化石。10月9日,从剩下洗脸盆大小的堆积物里修出一颗人牙,这是一个好兆头,李功卓再接再厉,沉着细致继续剥离,10月12日上午,轰动世界的蓝田直立人头骨终于亮相了。

1964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死者为女性,年龄约30岁。头盖骨枕部宽阔而圆钝,轮廓是楔形,头骨壁板厚,前额低而宽平,眉脊粗壮,眼眶略呈方形,鼻子短而扁,颌部前伸,牙齿粗大,齿冠粗短,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颅内耳高7l毫米,脑量仅有789毫升,低于北京猿人的平均脑量(1000毫升),更低于现代人的脑容量(1400毫升),是比北京猿人还古老的猿人化石,与印尼爪哇人相当。

爪哇猿人是荷兰人类学家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特里尼尔地方发现的,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形态特征是:颅骨低平,最宽处接近颅底;额骨倾斜,眉脊呈屋檐状;脑容量约900毫升。我国的蓝田猿人脑容量甚至要低于印尼爪哇人,蓝田猿人是我国发现的第二个猿人头盖骨,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之一。目前,世界上发现猿人头盖骨的仅有中国、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少数几个国家,而中国发现的头盖骨化石就有蓝田人、北京人等几处。

我国第一个猿人头盖骨是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落不明。因此,1964年发现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弥足珍贵。猿人化石由于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州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迄今为止,公王岭蓝田直立人仍保持着亚洲北部年代最早的人类化石的纪录。

除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外,蓝田猿人遗址主要出土的都是一些粗石器,1964年后,对蓝田猿人遗址再也没有进行过二次发掘。

2001年3月,蓝田猿人遗址文管所在建造第四纪地层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出土剖面保护厅时,发现了4件旧石器。这4件石器又把古人类生活的年代提早了10多万年。

这批旧石器距蓝田猿人化石发现地约11米,其中3件系用乳白色石英岩砾石打制而成。乳白色石英岩质地坚硬,但石质硬脆,器形并不十分标准,与元谋人使用的石英岩石器非常近似。在打制方法上,较蓝田猿人打制和使用的旧石器更为粗糙。

经过专家研究鉴定,这批旧石器的出土地层,在第四纪早更新世的顶部,所以这些石器的地质年代应该在132.7万年以上,同时也不排除其地质年代更老一些的可能性,由此专家推断:如果这批旧石器是蓝田人使用过的,说明蓝田人的生存年代距今已有132.7万年以上历史;反之则表明在蓝田人生活之前,这里已有过古人类活动。

蓝田猿人的发现,增加了对古人类地理分布范围的认识,丰富了人类发展物质文化的记录,填补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这里远古流传的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话增添了一段科学补注。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

蓝田猿人遗址主要出土的文物就是古人类及伴生的动物化,制作粗糙的旧石器等。

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属于一位老年女性个体,比较完整,其特征是具有多的颏孔,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

公王岭的猿人头骨由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大部分上颌骨和附在它上面的第二、第三臼齿,以及一些零星碎块组成。经过研究,为30岁左右的女性,头骨壁极厚,额部明显后斜,前额低平,没有额窦,眶上圆孔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横行的眉峭。圆枕两侧向外延展,向后明显缩窄。头骨高度较小,脑容量为778毫升。

复原后的蓝田猿人头骨倾斜并有明显的颏三角,从整体看比北京人和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都要原始,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主要特征所显示的阶段性相似,故可定为同一类型。

蓝田人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为旧石器,共发现200多件,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斫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斫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

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也称三棱尖状器。这种石器用于挖掘和撕裂,在以后的黄河流域旧石器文化晚期遗址中屡有出土,而在这些旧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蓝田猿人的手斧了,因为在蓝田手斧出土以前,考古学家把这种石器视为欧洲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特色,手斧在亚洲东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界感到困惑。它们究竟是远古文化交流的结果呢,还是蓝田猿人的独立发明,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出土的石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用脉石英打制的盘状器,这种盘状器很可能用于割裂和刮削,它中心凸起,周围成刃,直径约10厘米,有明显长期使用的痕迹。这种盘状器在黄河流域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也有发现。

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则是狩猎工具,不过,我们不清楚它的使用方式。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砍砸器、刮削器等与北京猿人相似的工具,但器形大得多,更显得粗笨。

蓝田猿人制造石器采用的材料,多为脉石英、石英岩、砾石,石器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制造石器的技术较差,他们只会用锤击方式制造工具,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对较大的石块进行撞击后,再经过第二步加工的较少,制作得相当粗糙,器形尚不规整,石器类型不多,往往一物多用,这些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来源:www.gs5000.cn)

蓝田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总量多达1200多件,专家经过研究认为,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群有41种,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爪兽、硕弥猴和兔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于是,他们被科研工作者命名为“蓝田公王岭动物群”。根据出土的动物化石与古土壤分析,表明蓝田猿人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地,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

这些珍贵的史前文物为研究古气候、古动物、人类进化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现状

蓝田猿人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蓝田猿人文化遗址也就成为了我国着名的三大猿人遗址之一。自蓝田猿人文化遗址面世以来,陕西省蓝田县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成了大批国内外考古专家向往的宝地,蓝田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研究古人类文化的重要资料。

为了保护好蓝田猿人文化遗址,1974-1978年间,蓝田县政府在公王岭建成了第一座蓝田遗址出土文物展厅,作为一个临时的遗址保护单位被确定了下来。

在蓝田县政府的批准支持下,1979年组建了蓝田猿人遗址文管所,为股组级全民事业单位。建所以来该遗址得到了妥善保护,接待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为考古科学考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地,更成为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碑亭建在蓝田县东灞河边公王岭的山腰间。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头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面镌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为纪念蓝田猿人发现书写的题词。

以纪念碑为中心,周围环绕文物陈列室与附属设施。文物陈列室是跨度7间,宽28米,呈歇山顶外貌的仿古建筑,建在青砖砌就的台基上,形成房廊与台室高下随峰峦地势伸延的完整建设群。依山坡而建的猿人展厅有亭、殿、花园等,整个遗址显得落落大方、错落有致。

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的发现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发现之一、陕西省20世纪十项重大事件之一。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的蓝田猿人遗址是值得自豪的,但贫穷使它一直难以摆脱冷清的命运。从1997年至2002年,遗址平均每年的门票收入不足8000元。遗址的“新生代地层剖面保护厅”的建筑底部已经出现裂缝,表明整个展厅在随地基下陷。但因为维护修缮经费来源相当困难,所以进一步整体加固等工作迟迟未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古人类文化遗址,蓝田县政府加大了资金的支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了对猿人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力求改变猿人遗址捉襟见肘的面貌。为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县政府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加大对蓝田猿人遗址的宣传策划包装力度。蓝田县将按照蓝田旅游总体规划,不断挖掘蓝田猿人的历史内涵,科学包装猿人遗址项目,演绎以山地、森林、草地、狩猎为特色的“猿人情景生活园”,吸引游客,让人们在文物旅游中增长知识。

蓝田县正在为申请将蓝田猿人遗址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积极准备,争取国际援助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遗址基础设施。

远在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蓝田这块襟山带河、苍翠葱笼的地区,用简陋粗糙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前进。100万年后,先民们创造出的文化已经深埋地下,但他们利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却仍然吸引着我们,吸引着大批的中外学者前往考察研究,蓝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而考古学家也将通过进一步的发掘研究让蓝田更加辉煌。

遗址名称:蓝田猿人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陕西省蓝田县泄湖镇陈家窝村、蓝田县九间房乡公王岭

发现及发掘时间:1963年,陈家窝遗址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并发掘,次年,公王岭遗址面世。

距今历史: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10-115万年左右。

考古地位:我国三大猿人遗址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把人类活动的时间上溯了五六十万年,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缺环。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旧石器时代早期,从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蓝田县南傍秦岭,北临漏河,是我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曾为十多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及古代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在更早的110-115万年前,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犹如当今长江以南地区,正是这样的蓝田,孕育了我们中华文明最古老辉煌的文化。蓝田猿人的发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记录,也提供了黄河流域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考古发现过程

上个世纪的20年代,国内外考古界把目光聚集在周口店龙骨山,在这里工作过的考古学家却意识到,要弄清北京人的来龙去脉、生存状况等诸多问题,就必须要走出龙骨山。1929年的春天,在周口店进行过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杨钟健等赶赴陕北、山西、内蒙古,对这一带的黄土层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虽然他们并没有发现蓝田,却由此揭开了蓝田考古的序幕。

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考察队到蓝田寻找化石,考察队由张玉萍、黄万波带领。结果在蓝田泄湖镇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土层底部,发现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这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化石之后,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翁氏野兔等一批温带草原的啮齿类动物化石,以及北豺、虎、葛氏斑鹿等动物化石。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轰动了学术界。

1964年春,受全国地层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负责组织一次“蓝田大会战”——由全国12个科研、生产系统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几十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多支野外考察队奔赴蓝田,由着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统一率领,对盆地内和周边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希望能在这里获得新的发现。

5月的一天,考察队的一个小分队准备到蓝田北岭的三官庙地区去考察,因为当地老乡曾传说该地出现过“龙骨”。但天公不作美,考察队走到半路就被大雨阻拦住了,队员们只好去公王岭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避雨。当地的老乡们听说有考察队要来挖“龙骨”,立刻主动找到了考察队,并告诉他们一个重要的消息:在东山(公王岭)上也有“龙骨”。

对于“龙骨”考察队员们并不陌生,在中国,许多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是由“龙骨”引起的,甲骨文的发现也是如此。可实际上,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龙”,所谓的“龙骨”就是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以哺乳动物骨骼为最多,其中有象、犀、马、牛、羊、猪、鹿等,“龙齿”就是这些动物的牙齿。“龙骨”在我国早年的收购站和中药店非常走俏,实际上他们所收购和卖出的“龙骨”都是远古动物化石。

“龙骨”对于考古队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他们当即决定改变原来的路线,首先去公王岭考察。第二天,考察队的几个人便来到了公王岭上,公王岭在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其前缘高出当地河床大约100米。

在公王岭确实有许多“龙骨”,经过进一步的考察,队员们发现,公王岭的地层相当完整,在俯视河谷的断面上,可以看见三个互相叠压的地层,在黄土层中有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这些土层年代久远,地层一层叠一层,几乎每层都有能够鉴定地质年代的各种各样的古动物化石,由于许多地段层暴露出地面1300米高,这就为队员们提供了难得的考察场所。

但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许多化石都被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里,这种化石很软,但是围岩却十分坚硬,给发掘和修理工作带了不少困难,由于经验不足,很多化石都没有完好取出。当贾兰坡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就把发掘技术十分娴熟的技工武英调来公王岭,武英也不负重望,就是他首先发现了蓝田猿人的遗迹。

5月22日,武英从一块坚硬的钙质结核中发现一颗牙齿,它当时只露出一半,后来在发掘时又裂开了,另一半还包裹在结核里,一时无法确定它是人类的还是普通灵长类动物的牙齿。那几天武英牙病发作,但当晚他强忍着疼痛,在灯下一点点地剔除那半颗牙齿牙面上的胶结物。当两个清理好的半颗牙齿合到一起时,一颗完整的人牙出现在人们面前。发掘工作的这一重大突破让队员们兴奋异常,一个月来的疲劳、辛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武英冒雨赶赴县城向大队部汇报,见到贾兰坡后,武英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这个纸包不大,但包装纸竟用了十多层,贾兰坡是一位和化石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科学家,武英递上的这个特殊对待的纸包令他意识到里面的内容绝非寻常,随着包装纸被一层又一层地打开,他的两只手禁不住颤抖了起来。最后一层终于打开了,贾兰坡一看,激动得一下子大声叫了起来:“人牙!”大队部其他同志立即围拢过来,共同庆祝这一重大发现。当夜,贾老拿出他珍藏的关中佳酿西凤酒犒赏大家。

有了这个发现,考察队员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为了精心寻找,队员们把在公王岭发掘出的40多个大大小小的化石堆积物套箱,运回北京。发现人牙下方的那块重约800多公斤的套箱受到特别关注,由青年技工李功卓在柴凤岐师傅指导下运回。陆续剥离出来的化石有剑齿虎、熊、三门马、貘、大角鹿和丽牛等,就是不见人们渴望的人类化石。10月9日,从剩下洗脸盆大小的堆积物里修出一颗人牙,这是一个好兆头,李功卓再接再厉,沉着细致继续剥离,10月12日上午,轰动世界的蓝田直立人头骨终于亮相了。

1964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死者为女性,年龄约30岁。头盖骨枕部宽阔而圆钝,轮廓是楔形,头骨壁板厚,前额低而宽平,眉脊粗壮,眼眶略呈方形,鼻子短而扁,颌部前伸,牙齿粗大,齿冠粗短,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颅内耳高7l毫米,脑量仅有789毫升,低于北京猿人的平均脑量(1000毫升),更低于现代人的脑容量(1400毫升),是比北京猿人还古老的猿人化石,与印尼爪哇人相当。

爪哇猿人是荷兰人类学家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特里尼尔地方发现的,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形态特征是:颅骨低平,最宽处接近颅底;额骨倾斜,眉脊呈屋檐状;脑容量约900毫升。我国的蓝田猿人脑容量甚至要低于印尼爪哇人,蓝田猿人是我国发现的第二个猿人头盖骨,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之一。目前,世界上发现猿人头盖骨的仅有中国、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坦桑尼亚等少数几个国家,而中国发现的头盖骨化石就有蓝田人、北京人等几处。

我国第一个猿人头盖骨是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落不明。因此,1964年发现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弥足珍贵。猿人化石由于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州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迄今为止,公王岭蓝田直立人仍保持着亚洲北部年代最早的人类化石的纪录。

除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外,蓝田猿人遗址主要出土的都是一些粗石器,1964年后,对蓝田猿人遗址再也没有进行过二次发掘。

2001年3月,蓝田猿人遗址文管所在建造第四纪地层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出土剖面保护厅时,发现了4件旧石器。这4件石器又把古人类生活的年代提早了10多万年。

这批旧石器距蓝田猿人化石发现地约11米,其中3件系用乳白色石英岩砾石打制而成。乳白色石英岩质地坚硬,但石质硬脆,器形并不十分标准,与元谋人使用的石英岩石器非常近似。在打制方法上,较蓝田猿人打制和使用的旧石器更为粗糙。

经过专家研究鉴定,这批旧石器的出土地层,在第四纪早更新世的顶部,所以这些石器的地质年代应该在132.7万年以上,同时也不排除其地质年代更老一些的可能性,由此专家推断:如果这批旧石器是蓝田人使用过的,说明蓝田人的生存年代距今已有132.7万年以上历史;反之则表明在蓝田人生活之前,这里已有过古人类活动。

蓝田猿人的发现,增加了对古人类地理分布范围的认识,丰富了人类发展物质文化的记录,填补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这里远古流传的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话增添了一段科学补注。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

蓝田猿人遗址主要出土的文物就是古人类及伴生的动物化,制作粗糙的旧石器等。

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属于一位老年女性个体,比较完整,其特征是具有多的颏孔,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

公王岭的猿人头骨由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大部分上颌骨和附在它上面的第二、第三臼齿,以及一些零星碎块组成。经过研究,为30岁左右的女性,头骨壁极厚,额部明显后斜,前额低平,没有额窦,眶上圆孔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横行的眉峭。圆枕两侧向外延展,向后明显缩窄。头骨高度较小,脑容量为778毫升。

复原后的蓝田猿人头骨倾斜并有明显的颏三角,从整体看比北京人和陈家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都要原始,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的主要特征所显示的阶段性相似,故可定为同一类型。

蓝田人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为旧石器,共发现200多件,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斫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斫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

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也称三棱尖状器。这种石器用于挖掘和撕裂,在以后的黄河流域旧石器文化晚期遗址中屡有出土,而在这些旧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蓝田猿人的手斧了,因为在蓝田手斧出土以前,考古学家把这种石器视为欧洲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特色,手斧在亚洲东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界感到困惑。它们究竟是远古文化交流的结果呢,还是蓝田猿人的独立发明,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出土的石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用脉石英打制的盘状器,这种盘状器很可能用于割裂和刮削,它中心凸起,周围成刃,直径约10厘米,有明显长期使用的痕迹。这种盘状器在黄河流域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也有发现。

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则是狩猎工具,不过,我们不清楚它的使用方式。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砍砸器、刮削器等与北京猿人相似的工具,但器形大得多,更显得粗笨。

蓝田猿人制造石器采用的材料,多为脉石英、石英岩、砾石,石器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制造石器的技术较差,他们只会用锤击方式制造工具,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对较大的石块进行撞击后,再经过第二步加工的较少,制作得相当粗糙,器形尚不规整,石器类型不多,往往一物多用,这些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来源:www.gs5000.cn)

蓝田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总量多达1200多件,专家经过研究认为,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群有41种,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爪兽、硕弥猴和兔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于是,他们被科研工作者命名为“蓝田公王岭动物群”。根据出土的动物化石与古土壤分析,表明蓝田猿人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地,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

这些珍贵的史前文物为研究古气候、古动物、人类进化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

蓝田猿人文化遗址的现状

蓝田猿人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蓝田猿人文化遗址也就成为了我国着名的三大猿人遗址之一。自蓝田猿人文化遗址面世以来,陕西省蓝田县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成了大批国内外考古专家向往的宝地,蓝田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研究古人类文化的重要资料。

为了保护好蓝田猿人文化遗址,1974-1978年间,蓝田县政府在公王岭建成了第一座蓝田遗址出土文物展厅,作为一个临时的遗址保护单位被确定了下来。

在蓝田县政府的批准支持下,1979年组建了蓝田猿人遗址文管所,为股组级全民事业单位。建所以来该遗址得到了妥善保护,接待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以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为考古科学考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地,更成为一个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碑亭建在蓝田县东灞河边公王岭的山腰间。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头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面镌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为纪念蓝田猿人发现书写的题词。

以纪念碑为中心,周围环绕文物陈列室与附属设施。文物陈列室是跨度7间,宽28米,呈歇山顶外貌的仿古建筑,建在青砖砌就的台基上,形成房廊与台室高下随峰峦地势伸延的完整建设群。依山坡而建的猿人展厅有亭、殿、花园等,整个遗址显得落落大方、错落有致。

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的发现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发现之一、陕西省20世纪十项重大事件之一。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的蓝田猿人遗址是值得自豪的,但贫穷使它一直难以摆脱冷清的命运。从1997年至2002年,遗址平均每年的门票收入不足8000元。遗址的“新生代地层剖面保护厅”的建筑底部已经出现裂缝,表明整个展厅在随地基下陷。但因为维护修缮经费来源相当困难,所以进一步整体加固等工作迟迟未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古人类文化遗址,蓝田县政府加大了资金的支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大了对猿人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力求改变猿人遗址捉襟见肘的面貌。为了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县政府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加大对蓝田猿人遗址的宣传策划包装力度。蓝田县将按照蓝田旅游总体规划,不断挖掘蓝田猿人的历史内涵,科学包装猿人遗址项目,演绎以山地、森林、草地、狩猎为特色的“猿人情景生活园”,吸引游客,让人们在文物旅游中增长知识。

蓝田县正在为申请将蓝田猿人遗址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积极准备,争取国际援助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遗址基础设施。

远在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蓝田这块襟山带河、苍翠葱笼的地区,用简陋粗糙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前进。100万年后,先民们创造出的文化已经深埋地下,但他们利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文化却仍然吸引着我们,吸引着大批的中外学者前往考察研究,蓝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而考古学家也将通过进一步的发掘研究让蓝田更加辉煌。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