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两代帝师温葆深】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何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两代帝师温葆深】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何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时间:2017-07-11 11:13:00来源:黄埔信息网

若提起“两代帝师”,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翁同龢。其实,我们南京也曾出过一位“两代帝师”——温葆深。

左宗棠

网络配图

温葆深,又名肇洋、葆淳,字明叔。不少文章都将其名误作“温葆琛”。要知道,温葆深的兄长叫温肇江,他们这一辈在取名时是有讲究的,不管中间字是什么,末字都必须带三点水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将温葆深之名误读了。

温葆深的生年不见于正史,好在其卒年是有记载的。据左宗棠《侍郎温葆深在籍病故代递遗折》,他是“于本年(光绪九年)十一月初七日病故”。光绪九年是1883年。而在作于光绪五年的《愚园寿白图序》文后,作为与会者的温葆深题名时自署“年八十”。若此为其足岁的话,可推知其生年为嘉庆四年(1799)。

至于温葆深的“两代帝师”身份,是对咸丰、同治两代皇帝而言。不过,正史中并无称其为帝师的记载。一般而言,帝师指太师、太傅以及皇帝承认者。而民间尊温葆深为“两代帝师”,应当是因为他曾担任过经筵讲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在笔者看来,也当是可以算作广义的帝师了。

温葆深身后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得到谥号。南京还出过一位道光帝师,他就是秦大士的次子秦承业,其实他生前品级较低,本是无资格获得官谥的,却因道光皇帝承认的帝师身份,最终破格获谥“文悫”。反观温葆深,虽只算是广义的帝师,但其实他已够三品以上可获官谥的资格了,何至于会无谥呢?

这事坏在了左宗棠身上。据《翁同龢日记》(光绪九年),有两条相关记载:“十二月十二日:左宗棠折,代递签户部侍郎温葆深遗折。”“十二月十三日,旨:左宗棠代递温葆深遗折,辄请予谥,且措辞失体,著交部议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