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命运的四次选择

王昭君的故事 王昭君命运的四次选择

时间:2017-08-05 18:58:00来源:黄埔信息网

王昭君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历来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文人墨客和民间传说更多赞美她绝世的美丽,渲染她思乡的哀愁;而历史学家则更多强调她为汉匈关系、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是她对待命运的态度。

和王昭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是“和亲”。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无力对抗北方草原上强大的匈奴。平城白登山一战,汉高祖刘邦差一点做了俘虏,侥幸回来后,只好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开始和亲。

汉武帝时,汉朝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对匈奴隐忍退让的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反击。经过三次大战役,汉军击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势力伸入西域。到汉宣帝时,又联合西域的乌孙,对匈奴进行东西夹击。匈奴大败远遁,又遇上雪灾,人民、牲畜损失大半。许多属国见匈奴衰落,纷纷闹独立,脱离其控制。外部的打击,加剧了匈奴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五单于并立,互相攻杀的混乱局面。

经过一番角逐,剩下了两个单于,他们是两兄弟。哥哥叫做呼屠吾斯,号郅支单于。弟弟叫做稽侯?,号呼韩邪单于。郅支击败了呼韩邪,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经过长期惨烈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此时只剩下数万部众,衰弱不堪,于是在-52年向汉朝称臣归附。这是汉匈关系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汉宣帝君臣欣喜若狂,善待了呼韩邪及其部众。北匈奴郅支单于却因为杀害了汉朝使者谷吉,害怕报复,向西迁徙,与康居结盟,最终于-36年被汉军甘延寿、陈汤部歼灭。

北匈奴被消灭后,只剩下南匈奴了。呼韩邪单于又喜又惧,于-33年第三次到长安,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婿,请求和亲。汉元帝就赐给他宫女五人。这五人中,最出色的就是王昭君了。呼韩邪得到她,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征服,大为欢喜,上书给皇帝表忠心,愿意保护长城自上谷以西至敦煌边境的安宁。

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面对命运的四次选择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晋代以后,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她为“明君”,又称“明妃”。据蔡邕《琴操》记载,她的父亲名叫王襄。昭君十七岁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王襄见女儿端正闲丽,大异于常人,就拒绝了一切求婚,把女儿献给了汉元帝。这是王昭君的第一次人生选择,是她父亲代替她作出的。

但是,命运和王昭君开了个玩笑。她的美貌居然丝毫也没有被皇帝所了解,她竟然作为普通宫女耗费了好几年的美好青春。个中原因,后代传说纷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画工搞鬼。《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后宫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就让画工给她们画像,按照图上的容颜美丑来召幸宫女。诸宫人都争相重金贿赂画工,希望他给自己的图P得更加漂亮一些。也就是说,画工起的是一个人形“美图秀秀”的功能。但是王昭君不肯行贿,于是就失去了见皇帝的机会。如果这件事是真的的话,那么这是她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选择。她为自己的自信和骄傲付出了惨重的、差一点就是一生的代价。

好在转机终于在几年后出现了。呼韩邪向汉元帝求女。昭君枯守冷宫,悲怨愤懑,此时主动要求嫁给呼韩邪。这是她的第三次选择,抓住难得的机会,及时止损,另谋出路。送行的那一天,汉元帝才第一次见到昭君。《后汉书·南匈奴列传》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这是正史的记载,完全可靠。回头汉元帝大怒,杀掉了毛延寿等画工,则是《西京杂记》的野史了。

这一幕,是王昭君故事中最富有戏剧性和魅力的部分,也为后世的诗人所不断咏叹。其中最着名的篇章是王安石的《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