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光绪死后醇亲王载沣有机会当皇帝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光绪死后醇亲王载沣有机会当皇帝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间:2019-09-10 18:07: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光绪死后醇亲王载沣有机会当皇帝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年仅37岁。光绪并未留下后嗣,这为清朝中枢留下巨大的权力空白,需要有一个新的皇帝人选,能够平衡各方利益。跟过去选立储君不同,晚清时提选新皇帝比过去更为困难。一方面是清朝长期推行的秘密立储制度已经失效。

秘密制度是皇帝在不公开皇储的情况下,在诸多继承人中考核选拔,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过去中国采用立嫡长子制度继承下,出现皇储素质低下的问题。但是晚清时出现皇帝没有后代的情况,让秘密立储失去价值。

而且,自鸦片战争以后,皇位选拔已经不是只由清朝内部说了算,会受到列强干涉。慈禧等人联合政变,除掉咸丰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时,就是先取得列强的支持。

戊戌变法后,慈禧一度打算废掉光绪,但是遭到列强和地方督抚反对,只好作罢。不过,对于列强来说,载沣并未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人选。

载沣曾经出使德国,对欧洲不像其他宗室亲王那般全然无知。他又是光绪的亲弟弟,戊戌变法后,光绪在康有为等人的宣传下,被欧洲人认为是有改革魄力的进步派皇帝,形象较为正面。在爱屋及乌之下,对载沣印象不会太差,属于可以接受的皇帝人选。

对于清朝而言,时局依然风雨飘摇,历次大规模动乱,选择年长的君王肯定更为有利。他们肯定比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孩更有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能镇得住局面。

载沣出使欧洲回来后,受到慈禧不断历练提拔,曾入选军机处任职,对军国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载沣而言,他最大的助力是身份,最大的阻力也是身份。如果不是因为光绪亲弟弟的身份,慈禧不可能让他出使德国。

当时出使德国,其实是为了给德国皇帝道歉在,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德国要求清朝派出合适人选,经过一番商讨,才决议派出载沣。他的身份比一般亲王显贵,更能凸显清朝政府的诚意。

可是,载沣作为光绪的亲弟弟,在挑选皇位的时候,辈分太高。清朝历史上,虽然不是只挑选嫡长子作为皇帝,但也没有把皇帝亲兄弟列为继承人的传统。比较例外的是光绪,他跟同治属于同辈份,两人算是表兄弟。

光绪入宫后,跟慈禧结为母子关系,继承同治大统。但当时慈禧支持光绪继承皇位,主要是因为她自己掌握全部权力,很多事不能自己拍板。后宫中有慈安太后,朝廷上有恭亲王。

所以,她需要光绪皇帝继承皇位,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掌握大权。如果让更小一辈的宗室继承皇位,慈禧成了太皇太后,就不算名正言顺了。

而到了光绪时,慈禧依然掌握实权,无人可以撼动。这时候再支持跟光绪同辈份的宗室继承皇位,不仅不合适,也没有太大必要。所以,在当时废光绪挑选储君时,慈禧就已经把人选范围框定在溥字辈人选中,也就是比载沣低一辈分的人。

更重要的是,对慈禧来说,只有挑选溥字辈的宗室,才能让自己的亲儿子同治皇帝可以把大统继续传下去,不至于绝了后。这也算是慈禧的一个私心。

对列强来说,他们当初之所以反对慈禧废光绪皇帝,除了对光绪表示支持外,更在于慈禧所要扶持的溥儁不受列强支持。

溥儁的父亲载漪在义和团运动时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曾让义和团大举进入北京,又伪造许多外交照会,挑唆慈禧宣战。所以,列强在战后要求将载漪父子做祸首惩办。

而对慈禧新扶持的溥仪,列强并未有太多喜好厌恶,所以要不要支持载沣当皇帝并不重要,只要能继续保证他们的利益即可。

而地方督抚对慈禧提出的让溥仪当皇帝,让载沣任摄政王的方案也并未反对,可以符合各方利益。从载沣的身份来看,他根本得不到太多有用的支持,自然也跟皇位无缘。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