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将军”北洋政府授衔将军五百多冠以名号却有三百多种名号里有何玄机

“将军”北洋政府授衔将军五百多冠以名号却有三百多种名号里有何玄机

时间:2022-09-20 09:26:09来源:合赞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合赞历史的《北洋政府授衔将军五百多冠以名号却有三百多种名号里有何玄机》,希望大家喜欢。

袁世凯被国会选举为第一任大总统两个月后的1914年1月,就悍然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正式推出新的《袁氏记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又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遣派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并于是年7月18日公布《将军府编制令》,建立各种将军名号。到1927年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明令裁撤将军府止,在将军府存在的13年历史上,先后任命将军衔560余人,冠以将军名号300多种。

根据词条史料介绍,袁世凯属下的将军名号是由他这个“大总统”决定的,都冠有“武”或“威”字,并根据不同人的任职岗位来确定。

在1917年以前,派往各省的将军皆冠“武”字,如安徽的倪嗣冲是安武将军,江苏的冯国璋是宣武上将军,浙江的朱瑞是兴武将军等。而留在京师将军府内的则冠“威”字,如蔡锷是昭威将军,段祺瑞是建威上将军,孙武是义威将军,张凤翎是扬威将军等。

但对东三省比较特殊,奉天的张锡銮被冠以镇安上将军,吉林的孟恩远是镇安左将军,黑龙江的朱庆澜是镇安右将军。

袁世凯病死,总统之位先后由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等担当。在1917年之后,拥兵自重的各路军阀为炫耀自己的身份,都希望冠“威”字,因此从1917年至1927年,冠“武”字将军名号的仅有11人,绝大多数均冠“威”字,即使是派往各省的将军也都同样。比如江西的李烈钧是植威将军,广西的陆荣廷是宁威将军,四川的刘存厚是崇威将军。

将军名号中的另一个“字”,一般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其中一些字的选用,,一些人可是煞费苦心。

有的将军号采用地名中的某个字。像福建的李厚基,冠以“建武将军”;江西的李纯,取南昌中的“昌”,称为“昌武将军”;四川的胡景伊,取成都的“成”,号为“成武将军”。

有的将军还从自己姓名中任选一个字来使用。诸如洪兆麟是洪威将军,张学良是良威将军,潘矩楹是矩威将军,吴佩孚是孚威上将军,王栋是栋威将军,徐鸿宾是鸿威将军,樊德光是德威将军,可谓五花八门。

还有的将军则利用姓名中的最后一个字,通过联想组词生发出名号。如石绍明称显威将军,用其名中的“明”组成“明显”;张永成称绩威将军,用名中“成”与绩组合为“成绩”;常德盛称典威将军,用“盛”组成“盛典”。

北洋政府期间获得“将军”称号的虽然近六百位,但是获得“上将军”衔的并不多,只有段祺瑞、黄兴、张作霖、萨镇冰、冯玉祥等24人获得此殊荣。

有则史料介绍,清廷在鸦片战争后与洋人约定五口通商,直隶总督兼为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为南洋通商大臣,“北洋、南洋”用于官职冠名由此而起,并衍生出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北洋医院之类的名目。

民国史上所称的“北洋系”,产生于袁世凯在清末时的“小站练兵”活动。小站原名新农镇,距天津约六十余里,原本是荒凉之地,最初由淮军周盛传所部“盛字营”屯垦于此,其间凿渠引水,经营了近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盛字营”基本全营覆没,小站一度成了废垒。

后来,长芦盐运使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开拔到此驻扎。“定武军”成立不久,胡燏棻改调卢汉铁路督办,袁世凯由此接手并将“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揭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小站练兵”序幕。

就是在这个原本很不起眼的“小站”,走出了清末民初诸多重要的军政人物,并成为“北洋系”的中坚。

其中包括“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后来担任各省督军或巡阅使的“李纯、曹锟、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田中玉、卢永祥、齐燮元、孙传芳”诸人。

(剧照)

除了众多行伍的将军之外,袁世凯还在日后的升迁中笼络了一批文臣,如徐世昌、朱家宝、周自齐、梁士诒、曹汝霖、陆宗舆、王揖唐等人,这些人也随着北洋系的势力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喧嚣一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