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贝勒”前清大贝勒代善:年少时功勋赫赫,本有两次上位机会,为何放弃?

“贝勒”前清大贝勒代善:年少时功勋赫赫,本有两次上位机会,为何放弃?

时间:2022-11-08 11:45:03来源:臧翁说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臧翁说史的《前清大贝勒代善:年少时功勋赫赫,本有两次上位机会,为何放弃?》,希望大家喜欢。

封建社会在我国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则向来都是诸多英雄豪杰所奋力争夺的对象。在面对权利的诱惑时,几乎没有人可以矢口拒绝,即便明知一朝称帝代表着一世的操劳与烦忧,却依旧有无数雄心壮志者,为其争得头破血流。

唯有他,年仅十几岁便跟随父兄征战沙场,将敌军头颅亲手斩下以示军威。而且,他两次面对继承皇帝大位的机会,明知自己功勋赫赫而当之无愧,却依旧不肯继承皇位,反而两次将其拱手让出。在这不为所动的帝位推辞中,真的仅仅是简单的高风亮节吗?还是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缘由。

他是少年英才

爱新觉罗.代善,出生于1583年8月19日,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也是后来共同参政的四大贝勒之首。代善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即“元妃”、“大福晋”—佟佳氏,此外,代善还有一个亲生哥哥,名叫褚英。

因为是皇室子弟,代善与哥哥从小接受着良好的知识教育,并且从小练习武术。等到其十几岁时,为了锻炼其征战能力,代善便跟随父亲和兄长四处征战,早早有了沙场浴血奋战的能力。

在代善16岁时,即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是其第一次外出参战。其中,哈达、辉发、叶赫等部落,均在代善及父兄的勇猛进攻下,甘愿投降,而代善,则因为在征战过程中表现优良而受到了清太祖的嘉奖,受封为贝勒,不仅有了自己统治的兵马,而且也得到了辅佐内政的机会。

初次出征便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代善在朝纲内外名声四起,更加在随后的战役中形成不可阻挡之势。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代善随父兄、叔父等人一起出征斐优城,虽然领兵只有数千,但是作战实力却不容小觑。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代善竟将地方父子皆斩于马下,成就了自己一番英名。

帝位唾手可得他却力推他人

代善与兄长在清太祖的培养下,皆有勇有谋,是清太祖百年之后值得托付的继承人。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一手建立了清朝政权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年岁颇高、体弱多病而不幸驾崩。

按理说,清太祖驾崩,其帝位应当由嫡长子褚英继承。可褚英早于公元1613年,便因为相关罪行被清太祖废除了太子之位,所以才有了后来代善建立军工、受封贝勒、代为理政等事件。

在清太祖驾崩之后,因为事出突然,并没有来得及写遗诏确定帝位继承人,这就使得大位的传承问题变得棘手。要知道,历朝历代,即便有遗诏所指的继承人,也往往会有很多人对帝位抱有觊觎之心,试图以各种方式取而代之。然而在没有遗诏的情况下,各方英豪则更加虎视眈眈,不会对皇帝大位善罢甘休。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时位列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一方面身为清太祖嫡系亲立贝勒,继承帝位名正言顺,另一方面又在诸位大臣及将士间拥有浩大威严,但凡代善想要继承王位,则可以轻易取得。

可令人诧异的是,如此难得的机遇,代善却丝毫没有把握,反而是拱手将其让给了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

随后,皇太极在位17年,再次突然驾崩,而当年威望盛大的四大贝勒,因为年老体衰,就只剩下代善还健在,自然再一次成为了受众人拥戴的皇位继承者。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代善不会再像十八年前一样错失良机的时候,代善却再一次惊人地对皇位表示出推辞与谦让。

各种缘由耐人寻味

两次得到继承皇位的机会,却两次出人意料的主动让出皇位,很多老百姓不禁诧异,代善如此般高风亮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缘由?

其实,在代善的父亲清太祖驾崩之后,代善之所以百般推辞不愿意继承帝位,固然有其高风亮节、不愿意和他人竞争的因素。可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代善知道皇帝之位固然光辉荣耀,可以将举国权势尽握掌中,但那继位之后诸位大臣之间的尔虞我诈,则无疑会令自己更加劳心伤神。

清太祖驾崩,朝政一时无人掌控,四大贝勒中,皇太极掌管正白旗、阿敏掌管镶蓝旗、莽古尔泰掌管正蓝旗。虽然碍于情面不曾直言心中所愿,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几位手握大权的皇室子弟,都对皇帝之位求之不得,恨不得清太祖一殡天就纷纷举兵夺位。

而当时的代善虽然身居太子之位,手握正红、镶红两旗,加之其后代子孙也多是能征善战之才。如此一来,即便其他人都虎视眈眈,但代善却依旧以绝对的实力占据上风。不过,从小生在帝王家的代善,又怎会不知,一旦自己继位,将会有多少朝廷重臣将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其次,待到皇太极驾崩去世,代善再次迎来继位良机。同时,此时四大贝勒除了代善,其他三位皆纷纷去世,除了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征战十几年羽翼渐丰的阿巴亥之子多尔衮,再没有其他人有资格和实力来竟争王位。

豪格与多尔衮在朝中虽然都拥有自己的拥戴者,但是此二人毕竟年纪尚小,如果代善有心继位,即便会有很多朝中大臣心有不满,但依旧无力与其抗衡。很多人都认为,代善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可代善自己却很清楚,此时的自己虽然依旧身体健在,可毕竟年岁已高,如若承接皇位,那繁重的朝纲政务势必将自己的身体压垮。同时,日渐苍老的自己,明明退居二线也可以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又何必贪图那皇帝之位的一时虚荣,反而把自己和家人推向尔虞我诈的风口浪尖呢?

与其为了一个皇帝之位而从此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帝位让与他人,不仅能保全自己和家人一生安稳,还能够让自己的高风亮节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代善两次推脱皇帝大位的行为看起来令人不解,实际上却是一种安然处世的大智之举,实在叫人可敬可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