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木牛流马”古人发明的四个奇技淫巧的东西,有的放到现在仍算是高科技

“木牛流马”古人发明的四个奇技淫巧的东西,有的放到现在仍算是高科技

时间:2023-01-17 15:15:28来源:史说新语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史说新语的《古人发明的四个奇技淫巧的东西,有的放到现在仍算是高科技》,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我国考古发现的古人遗留物品越来越多,网友们无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之先进。

我们现在用的一些物品跟古人的东西非常相似,似乎几百几千年过去,我们在有些方面压根没有进步,用的还是古代的科技。

我国古代有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而且除了这几样东西以外,还有很多奇技淫巧的东西,即使放到现在看,仍然算得上是高科技,似乎那些古董,是现代人穿越时带回去的。

记里鼓车

1、木牛流马

古代没有汽车,运输货物全靠人力,再加上马、驴、骡子等牲口的辅助,才减轻了一些人工的压力。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一番鼓捣,在北伐时,一边打仗一边研究,造出了木牛流马,来帮助蜀汉大军搞运输。

木牛流马的载重量,能达400斤以上,不用休息喘气,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工具。

据说,诸葛亮在木牛流马的头部,安装了机关,只要按一下,它们就会自动行走,非常智能。

木牛流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具,诸葛亮先发明了木牛,后来才造出的流马,流马属于木牛的改良版。

曾给《三国志》做注释的裴松之,根据《诸葛亮集》中的记载,描绘了木牛流马的形态,并对其尺寸做了详细阐述。诸葛亮北伐时曾三次用过木牛流马,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五丈原。

有人叙述过木牛流马的用法,说牛马的肚子中有齿轮,后面有扳手,运输时需要人工操作,按一下扳手,走一步,这不禁让人想到杠杆原理。

史料记载中,木牛流马每日能行30里以上,这个速度确实很慢,但按照以上的操作,这个速度似乎也符合实际情况。

2、计程车——记里鼓车

从字面上来看,计程车绝对是现代商业化的产物,它在街上四处转悠,客人招手即停,上车打表,按公里计费。而古代的这种计程车,名叫记里鼓车。

古代的车辆,以马车和牛车居多,还有一小部分是毛驴拉车。就像现在不是人人都有汽车一样,古代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马车、牛车。需要出远门的时候,脚力跟不上,便去租别人的车。

但古代没有电子设备,记里鼓车靠什么测量里程呢?

租车这事,自然是按里程收费最公平,古人的车辆在车轮上是有标准的,行了多少里地,就通过车轮的尺寸来计算。

起先,各国的车轮标准不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这个标准。那人怎么知道车轮转动了多少次呢?这个诀窍就在于车轮撬动时发出的声音。

于是古人在车轮旁,安了一个计数的装置,车辆行驶了一定的里程,装置就敲击一下,车夫记住敲了多少回,便能轻松算出具体的路程。

记里鼓车

3、导航

我国能发明指南针,再发明个导航不是件稀奇的事。

指南针依靠地磁场进行转动,帮人们分辨方向,但指南针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行军打仗,于是聪明的古人又研究出了导航——指南车,也叫司南车。

指南车与指南针不同,它不是利用地磁场来辨别方位的,而是依靠齿轮的转动,来指示方向。

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力带动指南车,然后车内的木制齿轮,也会随之转动。

通过两个车轮之间的差劲,带动车上负责指明方向的小木人。当小木人与车辆转动的方向相反时,便会做出方向指示。

不管车辆怎么转,小木人始终指着车辆出发时,设置的方向。这样一来,人就不会因为道路弯曲而跟着跑偏。

古代帝王的仪仗队,就十分依赖指南车,军队出征时,也会让指南车先行带路。

4、浑天仪

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大发明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可以记录地震发生的情况,碾压国外科技。

除了地震仪,张衡还顺便改进了西汉时期的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用来测量天体坐标的。我国古人爱观天象、占星、研究历法,总得有点辅助仪器,浑天仪便是其中之一。

浑象的结构中,有各个星宿、赤道、黄道等。而浑仪则是观测器材,可以测定一天内不同时间节点,各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经度、地平坐标。

汉朝之后,浑天仪又被人们加以改进,增加了黄道环、地平环、白道环、子午环等等功能。

我国的农历历法非常准确,能算出24节气,到现在,我们的农耕都是按照节气进行的,十分管用。可见古人的智慧之高,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这几样东西,放现在看,谁能不叫声好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