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叔叔朱棣?朱元璋早就明白其中原因

“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叔叔朱棣?朱元璋早就明白其中原因

时间:2023-03-28 15:15:02来源:金娃趣谈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金娃趣谈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败给叔叔朱棣?朱元璋早就明白其中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1398年,朱元璋病逝,他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在这个宝座上坐得一点儿都不踏实:他即位一年之后,他的四叔,燕王朱棣,就以“奉天靖难”的名义,从北平起兵攻打南京。

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从两方面力量对比来看,朱棣刚开始没什么优势,他所率的燕军只占据了一座北平城,兵将和可动用的资源确实不多;反观建文帝,他的优势却非常明显,拥有举国之兵,财力、物力都很充足,看上去完全可以打败朱棣。

可是战争结局出人意料,最后朱棣成功地占领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朱允炆最后反倒败北,将大好的江山拱手送给了叔叔朱棣呢?

其实对于这种结局,明太祖朱元璋早就看得非常清楚,他甚至从一开始就想把朱棣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好避免这种同室操戈、叔侄相杀的命运,但是却被大臣以“礼法”之名劝止,最后无奈只好立已故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

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从25岁起就投身于连年征战之中,他凭借出众的军事和领导才能获得了文臣武将的拥护与辅佐,最终成功登上皇位,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余年的统治。

坐在那个位置上,没有人不想把它传承下去,朱元璋当然也是如此。所以,长子朱标出生以后,朱元璋就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儿子的教育上,好让他能够成功地坐稳江山:朱标只有几岁的时候,朱元璋就给他挑选当代大儒宋濂等人当老师,朱标年纪稍微大些后,朱元璋还适时地对他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让他回乡祭拜先祖,还教导他沿途注意考察风土人情,了解民生状况。

朱标被立为太子后,朱元璋更是恨不得把自己的能臣武将都派去教导朱标,让他成为文武兼备、仁政武德样样皆行的全能君主。

朱标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长大之后,除了性格比较仁厚之外,其他各方面都很让朱元璋满意。

不仅对朱标如此费心培养,朱元璋对他的另外二十几个儿子的教育也都很到位,希望他们将来个个都能成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忠心辅佐朱标的各地藩王。

教育措施到位,天资好、肯用功的人才很快就脱颖而出,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中,四子朱棣成为最让朱元璋满意的一位。

如果事情完全按照朱元璋的预想:朱标顺利接手自己的全盘事业,他的弟兄们忠心辅佐,那样朱元璋临终闭眼时都会笑容满面。

可惜世事并非皆如人愿,1392年,正当壮年的朱标突然病逝,让日渐衰老的朱元璋的满腔希望扑了个空,让他数十年的精心付出都化为乌有。

朱元璋悲痛欲绝,这绝不仅仅是一位老父亲的悲哀,更是一位君主失去理想继承人的悲凉。

从悲痛中稍有缓解之后,朱元璋还要面对重新挑选继承人的问题:人选当然多的是,要考虑的主要还是各方面因素的平衡。

朱元璋首先提出要立朱棣,他一直最喜欢、认为最像自己的四子。

朱棣人才出众,武功卓越,从这两方面立他为太子并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朱棣是继承人,朱元璋将会从始至终都非常安心。

可是,有大臣偏偏提出了“礼法”的问题:太子还有儿子哪,立皇太孙不是名正言顺吗?如果圣上立了燕王朱棣,让您其他的嫡子怎么想啊?

吧啦吧啦吧啦……

作为那个时代的君主,朱元璋不能不考虑礼法;可是作为一国之君,他还要均衡各方面力量。

不立有实力的朱棣,而立太子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并不是不喜欢朱允炆,相反,他很喜欢这个孝顺的孩子,可是朱允炆性格仁厚,很像他的父亲,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进行过的那一整套“继承人”的教育,他担心没有时间再给孙辈们完整地进行一次。

朱元璋已经老了,他知道,他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培养朱允炆,他再不能像对待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一样,拿出当朝官员近一半的班底去引领他,去培养他,他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给朱允炆提供监国的机会。

但是,朱元璋的所有担心、遗憾都不得不让位于礼法,最终,他还是选择立朱允炆为继承人。

做了这个决定的朱元璋很伤心,以他的经验,他明白未来终将有事会发生:柔弱的朱允炆终究斗不过他那些虎视眈眈的叔叔,尤其是朱棣,他又怎么肯甘心被侄子统领?

朱允炆从小就聪明好学,他的性格十分仁厚宽慈,这样的一位年轻人,手握大好河山,就像一个携了无价珠宝在街市闲逛的孩童。

朱允炆此时需要的,是十分忠诚、但是又具备雷霆手段的能臣的辅佐。

可是他偏偏又缺少这样的能臣:朱元璋在世的最后几年,曾经跟随他夺得天下的能臣良将都被诛除殆尽,留给朱允炆的只有齐泰、黄子澄这样的官员。

朱元璋最后几年的连番绝杀,除掉的不仅是他的隐忧,不仅是可能会危及江山的曾经的功臣,还有其他大臣们对朝廷的信任与亲近,以及为朝廷赴汤蹈火的勇气和决心。

朱元璋临终时交给朱允炆的,除了那金光闪闪的权杖之外,就是这些已经人心动摇的大臣班底。

坐在宝座上的那个人只要还姓朱,大臣们在礼法上就没有任何顾忌,并不会因为这种“变节”而在历史上留下任何污点。

所以,朱允炆可以走下宝座,而成片地跪在宝座之前的,却可以是同样一批大臣。

正因为如此,当朱棣的燕军攻陷南京,朱棣雄赳赳地走进金殿之时,除了朱允炆及其皇室成员,以及方孝孺、徐达长子徐辉祖等少数人坚决不投降之外,很多大臣都迅速地、顺从地跪了下来,留给朱棣一大片匍匐在脚下的身影。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