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范爱农主要内容(鲁迅笔下的《范爱农》)

范爱农主要内容(鲁迅笔下的《范爱农》)

时间:2021-04-10 01:48:59来源:黄埔信息网

范爱农主要内容(鲁迅笔下的《范爱农》)

鲁迅先生的笔下有很多人物是虚构的,或者虚实结合,如:孔乙己、阿Q等形象,把多不同的特性集中在一个的身上。在鲁迅先生写的杂文和散文里有些人物则是写实,范爱农就是其中的一位。

范爱农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不像孔乙己那样是被科举制度毒害的一代知识分子,范爱农是新文化的知识分子,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曾经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冷静思考能力。在封建社会满清时代,这批知识分子是被专政的对象。然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而以范爱农为代表的这批知识分子,依然被旧的势力所迫害,范爱农是千万个知识分子中的一员,都为当前社会所不容。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鲁迅先生在文章中通过范爱农的遭遇,无声的控诉着当时的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鲁迅对范爱农从厌恶到成为挚友,再到失去挚友而万分悲痛,叙述出这样一类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鲁迅与范爱农邂逅

与范爱农的邂逅很奇特,他们虽是同乡留日学生,在日本住上好几年,只在同乡会上见过面,而且是在一种比较特殊的场面相遇,就是因为国内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就擒,被用令人发指的方式处决一事,留日的学生们自然义愤填膺。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而范爱农一句不太合适宜的话引起大家关注。因为鲁迅主张发电报回去谴责当局,而范爱农则认这样做于事无补。两人的立场竟然是相对立的。范爱农给鲁迅的第一印象其实非常不好,甚至是厌恶。因为范爱农是徐锡麟的学生,按正常逻辑,他应该反应最为强烈才是,结果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当时就觉得这家伙不配做人,自己的老师遇害,连发一封电报都不敢,也不承担写电文的义务。以至于鲁迅先生产生了:“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种想法。

虽说范爱农的行为有报复的主观在里面,实际上还是相当理性的,至少说明他并非头脑发热容易冲动的那种类型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刚毅有余,缺少圆滑处事方式,这也为范爱农后面的结局打下了伏笔。

而回国后,二人再次相遇在故乡的一家小酒店里,二人一笑泯恩仇,同时也揭开了当年范爱农为什么与自己对着干的谜底。而这个谜底也正说明:“范爱农是一位正常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然而就这么一个正常的知识分子在满清时期,极不受待见,没了学费,只能辍学,回来后,被当局轻蔑,排斥,迫害,无处容身。只能在私塾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读到这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也是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只能在私塾里自我陶醉诵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而范爱农这位现代知识分子也只能如此谋生,当时社会是什么样一种现状,让这些人都无法容生,根本不需要费过多的笔墨去描述。

写了范爱农的为人,虽有些怪,却令人觉得可爱。无论是绍兴重聚时的一见如故,还是日后喝酒时谈的“愚不可及的疯话”都揭示了,范爱农和鲁迅先生一样痛恨封建社会,对残酷杀害革命者的行径愤努之极, 另一方面对鲁迅早期因为“绣花鞋一事故意抬杠”,另一方面对发电报作用表示怀疑,所以不赞成发电报。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个黑暗的社会也呈现在眼前。

鲁迅、范爱农一直从事的革命,随着武昌起义的打响,满清终于落下帷幕,民国会好一些么?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范爱农当时对革命是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

“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长”

了了几句,就道清楚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只是换了一张皮,骨子里还封建社会的反动势力。

这里有一个人王金发,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中国近代革命史一位革命者。1905年冬王金发在日本与鲁迅初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俩在绍兴有过一段从亲密合作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往过程。

辛亥革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军阀横行的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国内一下子冒出很多都督,王金发当时就任绍兴都督。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王金发当了都督以后自然门庭若市,当地大小人物先后拜访他,也包括是当地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鲁迅和范爱农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当绍兴一家中学任监学。见到鲁迅,王金发很高兴,委任他为山会初级师范学校监督。

范爱农也有了正常的工作,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除了那件布袍子,改变了很多,不喝酒了,也不闲谈。他办事兼教书,非常勤快。这一争,鲁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兴奋和赞佩。而这一切,又都是为写范爱农的不幸作了铺垫,使读者在看到范的死讯时,也和作者一样怅然若失。

然而,在那种环境下人是会变,周围全是一帮溜须之徒,王金发逐渐走向背离革命的方向。

鲁迅等革命党人办了一张《越铎日报》本想监督军政府,语气比较激烈,已经摇身成为当权者的革命者,与真正的革命者之间的矛盾开始爆发。鲁迅后来在谈起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办报时,曾说过是害怕王金发走向腐败,要用舆论监督他。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当权政府已经失去当初心,他们对于教育不重视,而且因为鲁迅有学生在办报,在不停地揭自己的短处,更是不高兴。 鲁迅辞职去了南京,范爱农会怎么样呢?也随之被清理出了学校。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正直的知识分子悲剧结局

当时南京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部长,招鲁迅去帮忙,匆匆往南京,这两位朋友只聚会了两个月光景,又复永远分别了。

范爱农失业后,在绍兴杭州间飘泊了几时,终于落水而死,鲁迅那篇文章便是纪念他而作的。

实际上,仅读鲁迅先生的某一篇文章,也是很难完全理解,因为在文中对鲁迅去了南京后,范爱农的生活状况没有具体的描述,只是写到范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生活逐渐窘迫,自己想帮忙却没有合适的机会。最后落水而死。

具体的情形是范爱农确确实实被驱赶出学校的,连行李也被扔出校外,这位反动校长在幕后动员几个教师,和一些不明真相及思想糊涂的学生,对范爱农进行围攻、漫骂。所以范爱农的名声就很“坏”,自然在当地就很难生存下去了。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中国是一个经受封建主义长期统治的国家。虽然到近代,封建主义日益走向崩溃,但它的势力还十分顽固,而其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在很大程度上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

世界上还少有其他国家像中国这样封建主义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封建势力总是千方百计维护其反动统治,特别是对于不肯合作、敢于反叛的人和知识分子更采用各种手段,其中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有钢刀子和软刀子,加以打击和迫害。在鲁迅看来,范爱农的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它充分暴露了反动阶级的罪恶。

鲁迅认为,范爱农的死也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软弱性,也当代正直知识分子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总结

这就是鲁迅先生文章的特点,描写范爱农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性格,也只是比较含蓄地叙述了这样一类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

自始至终没有通过直白式议论和述评,却把他要揭示的问题深深印入读者脑中,让读者自己去咀嚼,回味,思考出文间所要揭示的社会问题。

如同说故事、叙家常娓娓道来,整篇文间行云流水,平淡中凸显奇特,在具体的现象包含深刻的意义。

只通过了东京争执,故乡邂逅,学校共事,落魄沉水,就把范爱农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虽然仅仅几件事,但先生所要表达的结果,让读者读起来不言自明。

鲁迅笔下的《范爱农》,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遭遇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一方面表明范爱农绝对不是失足落水,另一方面体现出范爱农身上文人的骨气。“直立着”这三个字!就把人物的悲剧性格,把范爱农孤傲刚直和为世所不容的特点,高度集中起来,把整篇文章的悲剧气氛推向了高潮,在读者心中真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范爱农死了,尽管他至死一身清白,但终于被旧势力击败,被黑暗社会吞噬,孤独地、寂寞地离开了人世。对此,鲁迅在哀痛之余,是不无惋惜,不无遗憾的。在后面写《哀范君三章》诗第二首中所问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