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时间:2021-06-05 01:49:52来源:黄埔信息网

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前言

今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要用「豆蔻」形容少女?花草那么多,为何是豆蔻?


把豆蔻写入诗里,最有名的就是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的《赠别》,但是不了解其背景,是看不出其中的玄机的。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在这首诗里,杜牧用豆蔻来形容少女,为什么杜牧一定要用豆蔻呢?花草那么多,很多诗人形容女子却喜欢用豆蔻,当然是因为豆蔻具有一定的含义。至于是什么含义,我们看几首古人的诗词作品就知道了。

一、最早的豆蔻诗 梁简文帝 豆蔻生连枝

最早的豆蔻诗是哪一首,老街不太清楚,据杨慎《升庵诗话》中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就用过豆蔻的意象作诗:

梁简文《和萧侍中子显春别 》:别观蒲桃带实垂,江南豆蔻生连枝。无情无意尚如此,有心有恨徒自知。”《诗》云:“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此诗祖其意。

萧纲(503―551)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皇帝,在其作太子的时候,萧子显作《春别诗》四首,萧纲做了四首诗唱和,《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

其一: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蔻生连枝。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

其二:蜘蛛作丝满帐中,芳草结弃当行路。红脸脉脉一生啼,黄乌飞飞有时度。

其三:故人虽故昔经断,新人虽新复应故。可怜准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

其四: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桃红李白若朝妆,羞持憔悴比新芳。不惜暂住君前死,愁无西国吏生香。

这几首诗都见于《玉台新咏》,是典型的宫体诗。宫体诗的内容多是反应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在形式上追求词藻靡丽 。梁武帝第一首用了”豆蔻“的意象,”蒲桃带实垂,豆蔻生连枝,“暗喻指男女之间的感情。

至于杨慎《升庵诗话》中把梁武帝这首诗说成依循了《诗经·桧风·隰有苌楚》也有道理。仔细辨别一下,很有一点周星驰的意思: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我才追悔莫急。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一定要给这个承诺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

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二、韩翃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

唐朝诗人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的进士。他有一首五言律诗《送客游江南》: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楚云殊不断,江鸟暂相随。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赏称佳丽地,君去莫应知。

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暗喻佳丽之地,或有一段美好的感情发生。诗人以鸳鸯和豆蔻相对,是表示江南可能是男女之情的温床。有点像今天有同事出差东莞,大家拿他调侃一番。

三、 韩偓 蛮江豆蔻连生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有一首六言诗,是这样写的:

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朝云暮雨会合,罗袜绣被逢迎。

华山梧桐相覆,蛮江豆蔻连生。幽欢不尽告别,秋河怅望平明。

在第5、6句,诗人用相覆的梧桐和连生的豆蔻来比喻“幽欢”,可以看出豆蔻不是简单的花草,而是隐喻着男女之间的瓜葛。这首诗有点梁简文帝宫体诗的意思,后世常常把艳情诗也归为宫体诗一类。

韩偓的《无题》诗也有“手持双豆蔻”的用法:

宿饮愁萦梦,春寒瘦著人。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

手持豆蔻自然是有含义的,东邻这个典故就把这一层含义说得更加清楚。战国时期的楚辞大家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中有”东邻美女”: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东邻是勇于追求爱情的”东家之子“,在封建礼教下的社会,即使唐朝比较开放,诗中的女性形象也多是风尘女子。而“手持双豆蔻”的隐喻则更加清楚,这是一个像勇敢的类似于”东家之子“的女性。

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四、牛峤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

晚唐诗人[唐] 牛峤(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有一首词《女冠子》,其中也用到了豆蔻:

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卷罗帏,锦字书封了,银河雁过迟。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不语匀珠泪,落花时。

鸳鸯排宝帐,豆蔻绣连枝。还是以鸳鸯和豆蔻相对。豆蔻出现时经常是和“连”相关,从声音的双关或有“怜”爱之意,从豆蔻的生理结构,也有相“连”(怜)的意思。可见用豆蔻修饰的女性形象,绝对不是一个简单懵懂的少女,而是情窦初开的女子。

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五、冯衮 隔坐刚抛豆蔻花

冯衮,唐朝宣宗大中四年(850)进士,有一首绝句《戏酒妓》

醉眼从伊百度斜,是他家属是他家。低声向道人知也,隔坐刚抛豆蔻花。

这首诗的题目更加明显,诗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酒妓”。为什么抛出的花不是芙蓉花、不是桃李花、也不是菊花、梅花,而是特地抛出豆蔻花呢?只因为这种花有暧昧调情的寓意,这首诗也是一首艳情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唐朝教坊里的“妓女”是歌舞艺人,并不是性工作者。 唐玄宗时期的崔令钦写过一本《教坊记》,记述了开元年间教坊制度、有关轶事及乐曲的内容和起源,:

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 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

六、杜牧诗中的“豆蔻梢头”并不是一个纯洁的女子

我们再来看看杜牧《赠别》中的少女形象: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看过了前面几首诗,再分析一下《赠别》,就会明白杜牧写得是一个风尘女子。杨慎在《升庵诗话》说过:

杜牧之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荳蔻梢头二月初。”刘孟熙谓:《本草》云:“荳蔻未开者,谓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牧之诗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荳蔻花之未开耳。此为风情言,非为求嗣言也。若娼而娠,人方厌之,以为“绿叶成阴”矣,何事入咏乎?

杨慎说,杜牧写的是年少的娼女,因为还没有“事人”,所以被形容未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因为是“咏娼女“,所以这朵花绝对不是梅花、菊花,而是豆蔻花。

杨慎还说,这是风情言,不是”求嗣言“,杜牧并不是吟咏传宗接代的良家妇女。假如”娼而娠“,“绿叶成阴”已经怀孕了, 人们自然会厌恶,怎么会为她写诗呢?

上面说过唐朝的妓女和(杨慎说的娼女)是指歌舞艺人,并不是性工作者。这位”娉娉袅袅十三馀“有人说是张好好,杜牧传世的书法作品《张好好诗帖》,目前还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不过杜牧诗序中说,自己是太和三年见到的张好好,与《赠别》时间不相符。

“绿叶成阴”也是杜牧的故事,传说杜牧在湖州游玩时与一个姑娘有约,等十几年后杜牧终于担任湖州刺史时,对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太和末,牧自御史出佐宣州幕,虽所 至辄游,终无属意。因游湖州,得鸦头女子十馀岁,惊为国色,因语其母,将接至舟 中,母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吾不十年,必守此郡。不来,乃从尔所 适。’母许诺,为盟而别。故牧归,颇以湖州为念。……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 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二子....

唐•于邺《扬州梦记》

于是杜牧就写下了这首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 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何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是个风尘女子

结束语

豆蔻被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如果在诗文里用来比喻少女,那么这少女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纯洁女子。

题主问,为什么花草那么多,一定要用豆蔻呢?因为古人诗中的”意象“都有自己的含义,每一种树木花草都有它的寓意,梅兰竹菊是四君子,松柏常青比喻长者,芙蓉常用来比喻夫君,杨柳暗示离别,芳草表示离别,豆蔻则是含情的女子。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里关于杜牧有这样一段话:

杜牧罪元、白诗歌传播,使子父女母交口诲淫,且曰:“恨吾无位,不得以法绳之。”余谓此论合是元鲁山、阳道州辈人口中语,牧风情不浅,如《杜秋娘》《张好好》诸篇、“青楼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报,未知去元、白几何?以燕伐燕,元、白岂肯心服!

杜牧怪罪元稹、白居易的诗太粗俗,带坏了社会风气。刘克庄说,这话也是你杜牧配得上去讲吗?如果是元德秀、阳城这样的正人君子说还差不多。你杜牧的《杜秋娘》、《张好好》这一类诗,和元稹白居易相比简直是五十步笑百步,乌鸦笑话猪黑。元、白二人听了会服气吗?

@老街味道#诗词#

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还是十里莺啼绿映红 杨慎评杜牧诗有道理吗?

隔与不隔 人间词话为何说池塘生春草不隔 而谢家池上“隔”?

从钱钟书诠释李商隐《锦瑟》 学习唐人作诗的秘密

苏东坡次韵咏杨花胜过章质夫原唱吗?有人不这样认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