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传习录翻译(解读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翻译(解读王阳明《传习录》)

时间:2021-06-10 16:03:39来源:黄埔信息网

传习录翻译(解读王阳明《传习录》)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接上一期,上一期内容见本号历史文章)欢迎关注

王阳明在这里强调的是“真知”,而并非是自以为的“知道”。举个例子,在冯小刚的电影《私人定制》里有个桥段,冯小刚作为画外音问葛优,“如果您有一百万你愿意捐出来吗?”葛优有点不情愿地回答:“愿意。”

冯小刚接着问:“您有一千万呢?”葛优回答地很干脆:“我愿意。”

冯小刚又问了:“您有一个亿呢!?”葛优回答:“十个亿都行。”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电影人物

冯小刚又问:“那如果您有一辆汽车,您愿意捐给别人吗?”葛优回头看了一眼,没说话,但是一直摇脑袋。

冯小刚表示很奇怪,“您有十个亿您都愿意捐,为什么车就不行了?”

影片的最后,葛优回答道:“因为,我真有一辆汽车。”

这个段子其实是解释知行合一的一个典型案例,葛优所扮演的人对于有车就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知”,而有一百万这件事对他而言就是一种虚假的“知”,当你真正的对于某事有了真正的体会,那么你自然会做出合适的行为。

一直以来,哪怕是现代社会,知和行都被大部分人区分开,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要么思维指导行为,要么行动影响意识,而王阳明所提出的观念则是,知和行本身就是一体的,请注意,这个知行合一强调的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后顺序,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种方法论,而不是对于世界本原的探讨。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多次对于知行合一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其中在徐爱所录部分还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有人向他质疑,“你看,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父母得孝顺、弟兄得和睦,但是很多人却根本做不到啊,这么看知和行应该是两回事儿吧?”王阳明反问了一句,“那是不是戏台上的演员都是特别孝顺的人呢?”(“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答案不言而喻。从行为上来看,演员的确是做出了守孝道尽礼节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他真的孝顺,只有他自己知道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了,并切实地做出来,他才是真正的懂得孝道。就像知道疼,肯定是这个人正在感觉疼;知道饿,肯定是已经觉得饿了;知道病痛难受,肯定是正在得病。所谓的知行分开,深层次看就是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不统一了,王阳明认为这是被人为的割裂开了,也就是被“私欲”隔断了。而“知行合一”才能够体现出来,这个人在这件事上已经打通了内部和外部的滞碍,达到“真知真行”了。

这里我们再做一个总结,关于知和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方式;“知”和“行”是一个人发生作用的两个方向,“知”作用于内部,“行”作用于外部,基于“心即理也”的世界观,内部和外部是统一的,因此知和行也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心是一个基础的镜子,而知行合一就是一个方法,教我们如何来磨亮这面镜子。

总之,王阳明认为知行本就是一体的,这是一套“成功学”方法论,而为了完成一个儒生“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理想,就需要引出他的第

04第三个核心观念:致良知。

有关于“良知”,在传习录中有这么一个段落,“草木瓦石都有人的良知,天地万物都有人的良知,如果没有,它们就不是草木瓦石,不是它们自己了”(“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乍看起来,似乎王阳明在强调,这良知就是天地的本源,而这个本源就在我们的内心之中。听起来我们都会觉得,太主观了,太荒谬了。我们来解读一下这段话,刚才在解释心外无物的时候,我们引入了佛家的观念,这里呢,我们就引入道家观点来看待这个良知是什么的问题。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道德经第一章里曾经提到“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关于这句话,有个被人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在天地之初,事物都是没有各自的名称的,也就是石头不是石头,水不是水,而他们却的确存在,这就是无名的状态;而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的名字,石头就是石头,水就是水,这就是有名的状态。而两者之间的不同,就是人是否参与到自然的发展变迁之中。我们回头再看这句“草木瓦石皆有人的良知”,是不是就比较好理解了呢?在这里“良知”就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定性总结,也就是客观事物的特性,而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道德层面的“良知”。“致良知”强调的核心就是,对于整个世界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善恶美丑。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致良知”是一件大事,在王阳明看来也是最终目的,在实践“知行合一”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人能够达到“良知”的状态,这就是成为了圣人。

解释过了“致良知”,我们来看看王阳明具体是如何教导这些弟子“致良知”的,因为篇幅所限,我们筛选出五个比较实际的观念来进行介绍:

第一个,道德高于学术。王阳明举例说,之所以是千足金,是因为它的成分纯,而不是份量大,所以想做个圣人,要从“天理”上入手,而不是拼命地学习各种技能。这里王阳明强调的一个观念是我们常听道的那句“要做事,先做人”,不过,王阳明的要求更为严格。(“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第二个,勿助勿忘。王阳明说,致良知的念头就像种树一样,埋好了苗踩好了土,只要不抛之脑后,也不揠苗助长,它自然会日夜生长,枝繁叶茂,他强调凡事应循序渐进,既要努力向上,也要认清事实不强求一蹴而就。(“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

第三个,抛开执念。心中不能留有执念,如果有,就如同眼睛里进了沙子,哪怕是一粒,也什么都看不清了,而且,哪怕是我们认为好的念头也不应该留,就像眼睛里进了金子,也一样睁不开眼。王阳明强调心如明镜,不应留有执念去做事,也就是不刻意为善,那样就如同戴上了有色眼镜,有碍于透过现象看到的事物的本质。(“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第四个,先继承再创新。王阳明指出,很多人在为学过程中,舍本逐末,古人会的东西还没学明白就要去学古人完全不知道的领域,这是不对的。(“今学者之学圣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方欤?”)放在今天来看,古人的很多理论的确存在着错误,但恰恰是继承者们对于以往知识的突破才成就了新的知识,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的确是突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但却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已知物理学的基础上发现了不可解释的部分,这才催生了相对论。

第五个,立圣人志。王阳明说,在“修行”开始之前,必须要立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且时时刻刻鞭策自己,王阳明特别用了“一棒一条痕”来强调自我的鞭策力度,反思自我令自己感到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会选择逃避,而往往痛苦之后,就是自我的重建,当重建完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就会应运而生。(“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

不难发现,王阳明在与弟子的交流之中始终秉承着“致良知”的价值观,即使是教学工作,他也在渗透着为人为学的理念框架。他阐明道德观念远比学术水平重要得多,应为自己立下一个最高理想,而在求学过程中应排除杂念,时时刻刻反思自我,既不要一曝十寒,也不要揠苗助长。在这个理念里,也体现出了我们前文说道的“修行”概念,他反对急功近利,强调步步为营。

现在,我们把“致良知”这部分做一个总结,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那个道德层面的良知,可以当作“很好地了解”来讲。这其实是人对于外在世界的定性总结,有了这个“良知”,石头才是石头,水才是水。“致良知”是让人对于客观事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分辨什么是善恶美丑,而评判的标准,在于自身。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05《传习录》其余部分理解

《传习录》其余部分更多的是在对于四书五经进行重新解释,总体上和理学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有着相同的地方,这里我们说一下,所谓的天理并不完全等于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中国的哲学比较琐碎,不像西方那般成体系,在宋明阶段,儒学家们对于天理的理解更倾向于至高的道德。对照来看,“天理”正如弗洛伊德提出的“超我”,属于道德规范;而“人欲”则对应着弗洛伊德的“本我”,属于自我欲望。格物,正是“自我”从“本我”迈向“超我”的过程,也就是抛却私人欲望迈进道德殿堂的一个前提条件。

王阳明在1527年上任两广总督之前曾经给弟子留下四句非常有名的“四句教”,记录在《传习录·黄省曾录》中,作为他对于自己毕生研究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很多人对于此句话有着不同的见解,不外乎王阳明说过,有慧根的人和资质一般的人对这句话看法不一样。然后我们这帮后人们为了证明自己有慧根曾经一度差点打了起来,远没有王阳明老先生那般“求我不求人,求内不求外”的洒脱劲,因为这四句话很好理解,不涉及到古汉语障碍,为了不引起歧义,这四句话就好好的摆在这里,供你品评,如何来理解,就看你自己了。这四句话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好,整本书的内容就是这样,作为一本集册,它所蕴含的内容高度碎片化但却始终把握着核心,叙述的内容零零散散却一以贯之。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传习录》的三个核心概念,第一,“心外无物”,是强调审视自我更为重要,因为“心”本身就映照着世界。第二,“知行合一”,我们需要实现内部与外部的统一。第三,“致良知”,我们需要通过审视自我,来认识、区分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而它们三个的关系,“心外无物”是给了你一面镜子,“知行合一”是打磨这面镜子的方法,“致良知”是在明镜照出世界之时,能够明确什么是好和坏。

文中提及的段落为方便理解均做过直接翻译,原文附于文中及下方。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其二

原文:

1、“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2、“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

3、“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4、“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5、“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6、“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7、“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

8、“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

9、“今学者之学圣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方欤?”

10、“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