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偷得浮生半日闲(“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偷得浮生半日闲(“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时间:2021-08-14 14:13:43来源:黄埔信息网

偷得浮生半日闲(“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部的七绝。

李涉是中唐诗人,活跃在唐宪宗至唐文宗时期。他仕途坎坷不定,在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司仓参军,在峡中混沌消磨十年,遇赦放还。至唐文宗大和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因与名相裴度及武昭相善,遭宰相李逢吉迫害,被流官康州。

李涉的生卒年不详,其官职也并无要务,“博士”在当时是太学教师,以博学名。纵观他所处的唐宪宗、文宗时期,政治事件虽然并非层出不穷,但是也有“永贞革新”、“八司马事件”,较为严重的还有文宗大和九年的“甘露之变”,以及长期祸害朝堂的“牛李党争”。

国家政权在“元和中兴”的大气候下一直处于党争的局面,文化层面却是名士辈出,如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杜牧等。

和这些名士相比,李涉在历史、文史上确实不够看,但是在当时,李涉也算得上响当当的人物。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长庆二年,李涉前往九江,忽遇劫匪,匪首听说李涉博士在船,停止抢劫,反而求诗一首。李涉就真地写了一首绝句相赠,因此免祸,并成为美谈: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这故事挺有意思,有一定的真实性,说明了当时社会对文人、诗人的看重,并非只有朝堂之上才高看一眼,连绿林强盗也对博士尊敬有加。从李涉的“世上于今半是君”也能看出当时虽然社会经济逐渐复兴,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并没有现实性的意义——兴,百姓亦苦。

因此我们也大概能知道李涉这个人的特点:博学、有诗才,临危不乱,性格中甚至有一些幽默和急智,但是大概率是不会钻营的,要不然也不至于一贬十年,好不容易在太学混个教授,没几天又被贬黜,消失在历史之中。

这是一个有良心、有文采、有急智、有品德,但是没有背景、实权的文人官员。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题鹤林寺僧舍》这首作品成于他被贬期间,具体是那一次,并未交代。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整日昏昏沉沉恍若梦中,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便强打精神登山赏景。

这都是大白话,并没有任何理解难度。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

经过一个种满竹子的寺院,与一僧人攀谈许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从这里就基本能确定是在江苏镇江鹤林寺,因为鹤林寺旧名竹林寺,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青少年时代到黄鹤山砍柴时,头顶常有黄鹤翩翩飞舞。称帝后,改寺名为鹤林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僧人元素任该寺住持,名为古竹院。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我们也因此可以判断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大概处于他第二次流官康州的行程中。

所以呢,这是一个郁闷的流贬官员,终日昏昏沉沉,无所事事,因为不想辜负了春天,强行登山远足。不想巧遇古竹院的老和尚,谈禅悟道,吐露心中的苦闷与不快,探讨人生之喜怒哀乐。恍然醒悟,原来这超然世外的清闲来之不易啊。

其实上面黑体字对诗句的翻译是普遍性的,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但未必是正确的。

个人认为李涉的诗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和我们今天的理解不一样。

第三句“因过竹院逢僧话”给出了诗人思想超脱现实困境的理由,才有“浮生半日闲”一说。“浮生”,意指空虚不实的人生。在这里是李涉是指与和尚聊天之后开悟的境界。因为和和尚聊了天,自己领悟了另外一层思想境界,在这层世界里得到了大半天的超然精神享受。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这种开悟和享受,是从和尚那里偷来的,“偷”比喻来之不易。

我们今天说“浮生”,就是指人生。使用“偷得浮生半日闲”,大概就是偷偷摸摸地在繁乱的人生中休息了半天的意思。这个才是“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的意思,其实这是一种套用现世理解,却不注重原诗三四句因果逻辑关系的偷懒解读。

这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不同情境下,更加有意趣,但并非李涉诗作本意。

李涉是在和古竹院的和尚聊禅之后,领悟了新的精神境界,暂且(半日)冲出了自己昏昏沉沉的处世行为态度。

而我们因为自己偷懒,却认为他是在寺庙里偷了半天懒。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