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黄河”黄河水变清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圣人出黄河清”是真的吗?

“黄河”黄河水变清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圣人出黄河清”是真的吗?

时间:2022-08-08 12:55:47来源:时夏的光影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时夏的光影的《黄河水变清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圣人出黄河清”是真的吗?》,希望大家喜欢。

自古以来黄河水就是浑浊不清的,所以才有了黄河千年一清的民间传说,而且这还是个好兆头,预示着圣人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黄河水都变清了,即:“圣人出,黄河清”。不过,这样的说法自然是不科学的,圣人和黄河变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黄河水不都是浑水:

关于黄河的流域面积,如果加上内流区的4.2万平方公里,那么覆盖的范围就达到了79.5万平方公里。大家都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发源于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全长高达5464公里,在汇入渤海之前流经了包括青海、四川和甘肃在内的9个省/自治区。

的确,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巨大,这一点是得到世界认证的,泥沙量在全世界河流中都排名第一,平均每年都有16亿吨左右的泥沙会随着黄河水流淌。其中流入大海和遗留在下游变成冲击平原的泥沙量,分别是12亿吨和4亿吨的样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五千多公里长的黄河水都是浑浊不清的。

由于近年来黄河治理成效显著,所以我们不妨参照2000年的数据,即便是从这个时间节点记录的信息来看,黄河浑浊也主要是集中在中下游部分,也就是靠近渤海的这不到两千公里长的区域,至少黄河长度一半以上的河水都是比较清的。

而且,历史资料中也记录了43次黄河中下游河水变清的情况,第一次是发生在汉桓帝延熹八年,这样简单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黄河水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才变清一次的说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为什么黄河水变得越来越清了?

简单来说,之所以黄河的中上游并不浑浊,这是因为中上游流经的地方多为山地,黄河里面的泥沙绝大部分都是从中游经过黄土高原的时候携带的,黄河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明带来巨大影响,所以过去黄河也曾多次改道,母亲河的称呼并非浪得虚名。

既然黄河水变得越来越清了,这说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夹带的泥沙量变小了,这一点大家可以通过相隔多年的卫星地图、或者是照片对比看出来,因为人力开发过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得到显著改善,而原本没什么植物的黄土高原地区,也长出了大片人工林。

具体来说,像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他们2010年时的森林覆盖率还只有18.03%,但等到2019年的时候,其森林覆盖率就达到了23.18%,部分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甚至高达50%。再比如说,曾经的甘肃定西不少地方都是荒山秃岭,但经过数十年的栽树行动,如今已从多年之前5.16%的森林覆盖率,上升到现在12.1%的森林覆盖率水准。

当然,黄土高原的森林资源整体就比较稀缺,这与这种地貌的气候和土质特点有很大关系,比如降水量少不利于植被成长,土质容易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等。

但是,我们依然不可否认一点,那就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的确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包括黄土高原,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正是过去这几十年当地人都在做的事情,并取得了很大成效,而黄河水变清就与这件事有很大关系。

黄河水变清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

在黄河水变得越来越清了这个时候,却有人开始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坏处,比如,那些常年生活在黄河浑浊水质中的黄河鲤,会不会因为河水变清而难以适应?

首先,黄河水变清肯定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改变,比如,曾经因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而离黄河而去的野生动物,很可能会再次回到这片土地繁衍生息。

前面已经说到并不是黄河全段都河水浑浊,黄河鲤鱼在多个流经地都有分布,有的本来就生活在水清的河段。而且,如今很多黄河鲤鱼都是人工饲养的,而饲养它们的环境也同样是普通淡水,也没听说谁还专门往它们生活的水里倒黄土呀。

其次,如果说黄河水变清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那应该是下游的冲积平原,因为,过去这么多年黄河都携带了大量泥沙,其中有那么一部分就遗留在冲积平原,这也是为什么该区域的平原面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倘若黄河水持续变清,那将来会遗留在冲积平原的泥沙就会变得更少,这可能会导致冲积平原无法进一步增大,甚至还让平原自身的泥沙被冲入大海,但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来进行验证才能确定,但总得来说黄河变清肯定还是利大于弊。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