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刘伯温”“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尽心辅佐朱元璋,不能全身而退的真相

“刘伯温”“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尽心辅佐朱元璋,不能全身而退的真相

时间:2022-10-02 19:55:41来源:娱乐圈瓜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娱乐圈瓜王的《“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尽心辅佐朱元璋,不能全身而退的真相》,希望大家喜欢。

说到“神机妙算”,第一个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肯定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不过在元末明初,也有一位多智近妖的神人,他,就是刘伯温。在正史中,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为他出谋划策,为朱元璋消灭群雄、开创伟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刘伯温已然通神,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所作的《烧饼歌》甚至准确预言了几百年后发生的事情,让人啧啧称奇。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真有这么神奇吗?如果他能够知过去未来,又为什么不能预测到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呢?下面,就来看看发生在刘伯温身上的那些往事:

早年经历

据《明史》记载,刘伯温,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小时候,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2岁考中秀才,14岁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博览群书,不但苦读儒家经典,还对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知识颇有兴趣。据说他还研究过《奇门遁甲》,所以小小年纪就已经名满家乡。

23岁时,才华横溢的刘伯温考中了进士,可惜当时连年战乱,朝堂内部自顾不暇,没人来发掘和起用这位才子,致使他在家中白白闲居了三年。三年后他才做上了小官,走上了仕途,可他实在太过正直,受不了黑暗腐败的官场现状,最终辞官隐居。

谋士出山

据《重锓诚意伯文集序》记载:“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足以说明刘伯温的满肚才华。1360年,49岁的刘伯温终于遇到了能够欣赏自己才华的明主。

朱元璋三顾茅庐,将他请到了南京,从此他一心一意担当朱元璋的谋臣,曾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作战方针。比如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见面,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让朱元璋十分惊喜。之后他又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思路十分清晰。

朱元璋也基本是按照这样的战略行事,使自己的实力不断巩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并打出“大明”的旗号,为朱元璋平定天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又开始参与帝国新秩序的构建,主张严明法纪、依法治理。铁面无私的他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权贵,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

危机四伏

在朝堂内部,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开国功臣们,属于淮西集团,多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元璋赖以建立明朝的核心力量。而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领袖,虽然功绩卓著,但毕竟不是一直跟随朱元璋鞍前马后的好兄弟,所以朱元璋给予他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李善长等人。

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朱元璋开国伊始,废除了前朝的子爵、男爵位,外戚封爵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开国六公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而刘伯温不但被挤出了这个“第一梯队”,甚至连“第二梯队都没进入”,勉强封了一个毫无诚意的“诚意伯”,所任职务只是御史中丞,李善长的俸禄竟是他的十几倍,此等境遇实在是让人感慨。

之后他因为斩杀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惹得李善长极为不快。李善长曾向朱元璋进谗言,甚至把京城不下雨的责任都推到了刘伯温身上。刘伯温感受到了危机四伏的氛围,决定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恰好他的妻子去世,他以此为借口请辞。

伯温之死

回乡之后,刘伯温害怕惹祸上身,一度隐姓埋名,十分低调,有官员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想要上门拜访,却被他果断拒绝了。然而就算他这般谨小慎微,朝堂里那帮人还是不愿意放过他,胡惟庸等人还诬告他,说他想在有王气的谈洋给自己建墓,实在是居心叵测。

朱元璋听说后勃然大怒,竟停发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无奈,只好亲自回到京城,上表忠心,然后就住在京城,留在朱元璋的眼皮下面,以消除他的疑心。无奈不仅是胡惟庸想除掉他,就连朱元璋也想要他的命:连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都不信任,又怎会信任比他们晚来到自己身边的刘伯温呢?

何况刘伯温实在是太聪明了,任何一个皇帝也不能接受身边有这么个机智过人的臣子,万一他把心思用在了阴谋叛变上,皇帝该怎么办?

刘伯温的悲惨命运就此注定,据《明史.刘基传》的记载,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身体不适。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竟然让痛恨刘伯温的胡惟庸带太医来开药,这样的药方刘伯温敢吃吗?但朱元璋在胡惟庸背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他只好吃下此药,之后病情果然更加严重。

他曾婉转把此事上报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聪明如刘伯温,还会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吗?不久,朱元璋派人将刘伯温送回老家,到家后,刘伯温拒绝了一切药物治疗,静静走向死亡,享年65岁。

总结:

刘伯温的死,表面上看是疾病所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朱元璋明知淮西集团和新崛起的浙东集团针锋相对、互相仇恨,但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时不时地添一根柴、加一把火,自己享受“坐山观虎斗”的乐趣。

最终这些人果然如他所料,斗得你死我活,刘伯温固然不明不白地病死了,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一场政治大戏即将落幕,棋子跳得正欢,背后的执棋人却笑而不语!

参考文献:

1.《明史》

2.《明史.刘基传》

3.《明史纪事本末》

4.《重锓诚意伯文集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