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泸定桥”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18位幸存者销声匿迹多年,他们去哪了?

“泸定桥”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18位幸存者销声匿迹多年,他们去哪了?

时间:2022-10-12 21:06:08来源:格林观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格林观史的《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18位幸存者销声匿迹多年,他们去哪了?》,希望大家喜欢。

1935年5月,当时红军已经成功完成了强渡大渡河的任务,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着大渡河的天险优势而短暂滞留屁股后面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

没曾想数倍于我的国军仍旧牢牢地跟在后边,他们十分清楚在大渡河前边的500米处就是泸定桥,国军已经在桥对面构设了牢固的工事和重兵把守,他们试图在大渡河和泸定河之间彻底消灭红军主力。

原本刘伯承和聂荣臻商量着通过小船急速通过,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伤亡,但由于大渡河和泸定河之间的距离过于短,再加上当时可供航行的小船还不到10艘,所以这个方案也只能当场作废。很快,红军领导给出了方案,那就是强夺泸定桥。

红军眼前的泸定桥只剩下了光秃秃的13根铁索,为了彻底将红军堵死在此,国军已经率先拆除了铁锁上的木板,之所以留下这十三根令人胆寒的铁索,就是为了在极大程度上顺势消灭想要借助铁索爬过来的红军。

担任此次夺桥任务的前锋部队是由王开湘领导的一方面军二师四团,时任红一方面军司令的亲自对四团官兵训话,让他们极速开展机动作战,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飞强夺泸定桥的作战计划大致可分为两步。其一先行派遣部队绕到泸定桥对岸的后边,其二留下守军迎面对垒河对岸的国军,这一来两面便形成了夹击之势,从而在吸引敌军火力的同时为爬索桥的红军战士赢得最安全的保障。

次日凌晨之前,绝大部分红四团的官兵已经成功绕道和对岸的敌军后边,伴随着团长王开湘的一声令下,泸定桥东西两方刹那间火光冲天,尽管已经绕到敌军后方的红军对敌军造成了很大干扰,但由于国军部队事先已经设下重兵,再加上武器装备优良先进等原因,泸定桥这边的红军依旧没有机会前进半步。

百般情急之下,团长王开湘只能召开战时紧急会议,从部队当中挑出了22名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组成了突击队,不过与其把这22位同志称之为突击队,倒不如称他们敢死队更为贴切。这22名勇士背挎大刀、腰间缠着手榴弹、手里拿着冲锋枪,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那13根颤颤巍巍的铁索。

在炮火和密集的火力点掩护遮蔽下,22名勇士爬行到泸定桥较中间的部分时才被发现,彼时敌军的密集火力点瞬间转移过来,并在桥头的位置燃起了熊熊大火,企图彻底阻断红军战士成功渡河。

虽说桥头被燃起的火势越来越大,敌军扫射的火力点也愈发密集,但眼瞅着胜利就在眼前,22名勇士在排头队长廖大珠的带领下,全都不惧生死地冲进了看似可以把人瞬间吞噬掉的火势当中。

他们在火焰中挥舞着大刀,成功完成了强夺桥头的任务。当然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不幸,爬上铁链强行渡桥的22名勇士中有4人当场牺牲,只有18人幸存下来。

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泸定桥战斗,最终以18名红军战士成功抢占桥头而胜利结束,据说当时红军领导还在泸定桥头给红四团和这18名勇士班发了锦旗。由于当时战事紧急和瞬息万变等多种因素,所以导致这18名勇士的名字也成了一个谜。

新中国建国之后,“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早已深入到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完成这一历史壮举的18名勇士,现如今他们在哪里呢?一位名叫王永模的基层干部在被调到泸定县搞建设的过程中,凭借着一己之力慢慢寻到了一些线索。

当时在有迹可循的寥寥书面材料中,只知道这22名勇士的带头队长名叫廖大珠,还有当时把他们亲自挑选出来的红四团指战员王海云。顺着这条线索,王永模开始了为期30年的“寻英道路”,最终1975年把目标锁定在了河北廊坊军区。

从廊坊军区保存了一些文字材料和红四团遗留下的老兵们的回忆,王永模只确定下来一位名叫刘梓华的同志曾经是22名勇士当中的一位。其余的那些人,在之后的数10年时间里仍然没有得到半点确认,

1985年,在泸定桥战役50周年纪念日上,不远千里奔赴到此的王永模在当初红四团政委杨成武的回忆中了解到,除了当年当场牺牲的4人以外,剩下的18名勇士在归队之后,他们又继续踏上了长征的征途,之后又走上了新的战场、参与了新的战争,活下来的没有几个。

直到2000年左右,已经在“查证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这条路上行走近半个世纪的王永模已经跑遍了整个中国,却只确定下来了12名勇士的名字。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