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武状元”在古代,考中状元的人,最开始阶段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武状元”在古代,考中状元的人,最开始阶段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时间:2022-10-16 18:45:40来源:历史述说者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述说者的《在古代,考中状元的人,最开始阶段能授予多大的官职?》,希望大家喜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古代的科举考试备受瞩目,这是唯一通过学问以考试的形式来改变自己以及家族命运的机会。高中状元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期望,可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聪明的人一举高中,而大多数人都是参加了好几次科举才考中。

比如神童刘伯温他12岁时就考中,而晚晴重臣曾国藩他却考了五六次。

但即便如此,他考中之后也还是兴奋不已。在范进中举中,我们可以看到范进50多岁中举之后欣喜若狂。那么古代为什么都想要考中状元,考中状元的人,最开始阶段能够授予多大的官职呢?

科举制出现,公平公正

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其他的推举官吏的制度无一例外都是为贵族服务,甚至在九品中正制期间,出现了“上品无贵族,下品无士族”这样的局面。

虽然历代都有本朝代的官吏任命措施,但大多数经过时间演变都为王侯贵族服务,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在隋朝时出现了科举制的雏形,隋炀帝采用分科的形式来选拔官吏,这一项制度得到了后代的继承。

唐朝继承并不断完善科举制,武则天时期还独创了殿试和武举。这些都让科举制成为唐代后主要的选举方式,延续了一千余年。

明经、进士两科经过时间的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重文轻武的传统,宋朝也放宽了考试的范围的人才的利用。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同时天子亲临殿试,“连中三元”也成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

同时在宋代,出现了糊名法等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作弊和徇私舞弊。避免批阅考卷的考官看到是熟人就放低标准。参加殿试时,天子通常不批阅试卷,只是考官将其中最优秀的让天子进行批阅,皇帝审阅合格以后成为天子门生

文状元为六品官职

在武则天新创武举之后,就出现了文状元和武状元。由于所考的属性不同,在官职的任用之上也多有不同。十年寒窗苦读,学子们只为高中状元,那么为什么要挤破头颅去参加科举呢?这是因为只要考中状元就可以官职六品。

六品官职值得大家如此费神费力吗?答案是值得。因为他们任职的地方是翰林院。翰林院由唐朝建立,一开始只是供皇帝玩乐并没有纳入官职之中。可是晚唐之后,翰林院就成为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的场所之一,变成了天子的“私人助理。”

这一重要职位的转变,使得翰林院成为了香饽饽。宋代将翰林纳入官职与科举制度接轨,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可进入翰林为官。翰林院里面的人物都是当朝社会地位与学问学识最出色的一批人,连白居易、张九龄、和欧阳修等人都是从翰林院里面出人头地。

此外,明朝内阁制度,他们之中的人都必须从翰林院之中进行挑选。所以就出现了“非翰林不如内阁”的现象。明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位同宰相,进入内阁自己就会平步青云,得到赏识。

比如明代的严嵩、张居正等人都是翰林出身。明朝让科举前三名和其他有前途的进士一同学习共计三年,他们这些人被称为庶吉士。庶吉士在官场上前途无量,因为之后的内阁首辅就会从这批人中挑选,成为下一届掌管大权的首辅。

清朝也是如此,只要能考中状元,在官位之上就不用再担心。能高中状元,那他们的个人学问毋庸置疑,只要保持清醒在事情上面不犯错,青云直上只需要合适的时机。比如曾国藩,即便他科举七次,可他在进入翰林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此先后被升职成为晚清重臣。

但只有状元才能官至六品。而榜眼和探花都位居七品相当于县丞。虽说只有一品之差,但状元一般都在天子脚下活动,他们更容易和皇帝与朝中大臣接触到,得到赏识的机会也会比其余的进士们多很大,所以状元的升官之路比其他人快很多。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学子才想一举高中状元。但明清之后,科举多以八股文为主,这也大大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科举失去了其本身的特点。而明清进入官场之人也太多,使得朝廷之上闲置的官位太多,造成了朝政负担。

武状元为六品或者五品

唐代武则天始创武举之后,武状元也由此产生。武状元主要所考的有七门,分别是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宋代之后还加上军事策划。所以武状元不仅要身体素质过人同时必须熟读兵书,不会选择莽夫这样的人来担任。

明代的锦衣卫首领陆炳就是武状元,他才学过人。他的母亲是嘉靖的乳母和嘉靖更是情同兄弟。而他有勇有谋,长相也很过人。换句话说就是长相好、家境好却还非常努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明代的武状元,成为了锦衣卫首领。

一般来讲,武状元都是从六品或五品。顺治时期规定,武状元为正三品参将。雍正规定,武状元被授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为正四品官职。武举考试揭晓后,西长安门外挂榜,同时赐给武状元盔甲。

而武状元的考试难度较文状元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武状元的官职都比文状元高很多。但不论文状元还是武状元,或者其他榜眼。探花他们能打败这么多人付出的努力是旁人所想象不到的。

总结:

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百姓有一条公平、公正的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进入仕途光宗耀祖。因为此项制度使得贫寒子弟有机会出人头地,占据一席地位。所以才有了寒门多贵子,比如宋代的宋濂。考中状元之后,他们就将为国家出谋或侧作为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科举制翰林院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