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刘备”身为刘备集团的谋主,法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能制主上

“刘备”身为刘备集团的谋主,法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能制主上

时间:2023-04-29 10:35:38来源:历史经典沸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经典沸的《身为刘备集团的谋主,法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能制主上》,希望大家喜欢。

夷陵之战

公元220年,蜀国战略要地荆州被东吴吕蒙取得,随后关羽被吴军擒获杀害。公元221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取回荆州,举兵攻打东吴,史称夷陵之战。然而最终蜀国惨败,刘备一病不起,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一月后病逝。

夷陵之战让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曾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正是何人?能让诸葛亮做出如此评价?

法正

被困10余年,他终得明主

法正是名士法真之孙,被著名史学家陈寿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他集合两人特点,是一个有勇有谋、判断精准、果决狠辣、十分"现实"的谋士。说法正现实,是因为他从不讲大空话,凡事从实际出发,这一点从他最初投靠刘备就能看得出来。

法正最初是在益州的土皇帝刘璋手下做事,然而刘璋此人,重用益州人,冷落东洲人。法正因为东洲人的身份,并未得到重用,跟随刘璋十余年只做到了军议校尉(小参谋)。法正胸有大才,却遭受如此不公平对待,常常向好友张松感叹自己的遭遇,期望能遇到一个明主。

刘备画像

也许是法正的祈祷奏效,让他遇到了刘备这位明主。公元208年,刘孙联军于赤壁大败曹军后,刘备势力壮大,刘璋派法正前往交好。见到刘备后,法正与刘备经过一番交谈,深觉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明主。相比之下,和目不识珠的刘璋,简直具有云泥之别。法正当即下定决心,要追随刘备,助他成就霸业。

法正回到刘璋处就开始与张松商议助刘备取得益州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帮助刘备的军队进入蜀地。恰逢曹操开始西征,一路势如破竹,刘璋唯恐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这时,张松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以增加战力,刘璋同意了,再度派法正前去会见刘备,法正借机向刘备说明自己的计划,刘备权衡之下,同意了他的计划。

曹操

在张松的内应之下,刘备打了一场漂亮的入蜀之战,成功取得益州。在此期间,张松曾经传出过消息,说刘璋准备用"竖壁清野"之计来对付刘备。即退至涪水以西,将涪水以东的粮草烧光,紧密防守,不到百日刘备自会退兵。

这正中刘备的死穴,他入蜀地乃是孤军作战,无法打消耗战。刘备正慌乱时,法正只讲了八个字:"终不能用,无可忧也。"随后刘璋果然未用此计,反而将献计者杀死,最终以惨败收场。

他从不是一个幻想家,而是一个务实家

观察法正投靠刘备,助刘备获得益州的这整个过程,可以得见,法正自始至终都很果断。他在得知刘备是他的明主后,毫不犹豫地就从背后捅了旧主刘璋一刀,狠辣无比。他没有因为跟随刘璋十余年,就表现出优柔寡断之意。是因为法正深知,指望刘璋成就霸业,是十分不现实的。除此之外,法正从没有在刘备面前吹嘘自己的才能,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刘备看到他的成绩,认可他的才能。

刘备

就比如法正断言刘璋不会用"竖壁清野"之计对付刘备,正是法正的这一颗定心丸,刘备才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进攻。法正如此果断,是因为他是从刘璋的角度思考问题,刘璋的政策是重用益州人,而轻视东洲人。因此一旦他有损益州人的利益,便会将两方全部得罪,刘璋再无立足之处。

这种情况是刘璋决计不想看到的,所以他不可能这样子做。法正正是从现实出发,才能够判断的如此精准。

刘璋

法正立下此等功劳,被刘备提拔为扬武将军、蜀郡太守,一跃成为了刘备的心腹,刘备许多事情都会前来与他商议。有一次,在涉及到名士许靖的任命问题时,刘备看出他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便不打算任命他。

法正得知刘备的想法以后,虽说自身也不喜欢空有其表之人,但还是劝刘备重用许靖。刘备听从法正的话,给了许靖一个地位虽高,但无实权的职位。

此事可以再度看出法正务实的性格,他虽然知道许靖是个"绣花枕头",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只能凭借谁的名气大,来判断谁是真的有才。此时刘备刚刚站稳脚跟不久,如果不任命许靖,可能在外人看来,是许靖没有选择刘备,而不是刘备没有选择许靖。如此一来,多数人会认为是刘备不足以让许靖为他效命,这便丧失了许多招揽人才的机会。

曹操

就如同在看影视剧时,大众首先会去看主角的名气是否大,其次才会注意到演技、剧本等其他内容。特别是对于发展初期的事业来说,市场远比艺术更为重要。因此,倒不如给许靖一个虚职,依靠许靖的影响力,吸引有才之人前来投靠。

汉中之战,助蜀国达到巅峰

而后,凭借许靖的名气,果然有许多有识之士前来投靠刘备。刘备的势力渐渐扩大,下一步便是拓宽领土了。此时,与益州毗邻的汉中被曹操占领,汉中乃是益州的门户,一时之间蜀地人人自危。然而奇怪的是,曹操打下汉中之后并未继续进攻,而是率领主力军回到邺城。

见此情形,法正便劝说刘备主动进攻汉中,并制定了讨伐计划——"汉中策",其中详细地进行了战略分析,告诉刘备此战必胜。公元217年,刘备向曹操发动汉中之战,这场战役持续近两年之久,最终刘备军获得胜利,占得了汉中。

曹操

此战能够胜利,法正功不可没。他之所以如此肯定刘备军能够胜利,是因为他又是从曹操的角度分析问题。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操取得汉中,下一步应当是集结兵力,一举拿下益州。然而他不仅没有巩固汉中势力,反而将主力军带离,回到了邺城。这就说明,曹魏政权内部出了问题。

这时的曹魏政权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曹操更是先后封自己为曹公、魏王,想要取代汉朝。因此能让曹操如此急切的带兵回去稳定局势的,只有"权力"二字。曹操若长期在外作战,他的权力必然会受到威胁,所以他注定无法进行长期作战,这是蜀国的大好机会。

法正

事实证明,法正的判断是正确的,曹操心在争名夺利上,根本无法尽全力抵抗上下一心的蜀国。最终曹魏惨败,撤出汉中。

汉中之战,正是法正依托于曹操绝不可能久战的事实,推算出曹军后继无力,以此来确定蜀国进攻的决心。而这一战,也让蜀国走向了巅峰。或许是盛极必衰,蜀国自此之后,便逐渐走向了衰败,刘备的肱股之臣一个接着一个离开。

公元220年,法正因病逝世,刘备痛哭数天。有关法正最后的记载,便是诸葛亮的那段叹息。那么,诸葛亮为何确认法正能够拦住刘备呢?

诸葛亮

这是因为汉中之战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刘备与仇人曹操见面,分外眼红,便与曹操打正面战场。但是蜀军的兵力正面是打不过曹军的,眼看着蜀军已呈败像,刘备仍旧不退,法正毅然地站在了刘备的面前为他挡箭矢。刘备大惊失色,唯恐法正因此丧命,便冷静下来,与法正一同撤退。

因此诸葛亮有感,若是法正还在人世,必然会拼命阻拦刘备发动胜算渺茫的夷陵之战。若是没有拦住,凭借法正的智慧,应当也不会让蜀国败得如此之惨……然而历史从来都是既定事实,没有如果。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