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契丹”为促成契丹、汉族在统一政权内的和谐共生,辽政权采取啥国策?

“契丹”为促成契丹、汉族在统一政权内的和谐共生,辽政权采取啥国策?

时间:2022-08-21 22:15:20来源:另类历史知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另类历史知识的《为促成契丹、汉族在统一政权内的和谐共生,辽政权采取啥国策?》,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乏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称霸一地,甚至出现了蒙古建元、满族立清,统一全中国数百年的情况。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实施统治时,都不可避免地与庞大的汉民族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汉族采取何种政策,是全面压制还是平等对待,对其政权的稳定程度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辽王朝是一个由契丹族在中国古代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境内民族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民族有契丹族、汉族、奚族、渤海族,其中以契丹南侵掠入的汉族人口居多。

如何获得汉人对辽朝统治的认同,并使他们成为辽王朝建设的主力军,是辽王朝建国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攻克汉人"华夷之辨"的心防,构建"汉契一体"的新观念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全面推进"汉契一体"化

901 年起,契丹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频繁向中原发起战事,俘获大批汉族人口。当这批汉人进入到契丹族的生活领域,因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各种南逃现象十分频繁。

为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王朝统治,契丹统治者亟须安抚这批汉人的情绪,尽可能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为此,契丹统治者制定灵活的统治政策,极力构建"汉契一体"新观念,淡化汉人的"华夷之辨"意识。

1制定"尊孔崇儒"的基本国策。

为缓解汉民对契丹文化的排斥心理,契丹统治者针对汉民对儒家思想的推崇,适时制定"尊孔崇儒"的政策。918 年,辽太祖在上京"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次年辽太祖又亲谒孔子庙。

这一行为使汉族能够感受到辽朝对汉族文化的重视与尊重,这为 "汉契一体"观念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阿保机之后的统治者也一直重视儒学的发展。

辽朝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在上京置国子监,南京设立太学,又在中京置国子监。地方州县也大力兴办教育,各建孔子庙,令博士、助教教学。通过学校宣传儒家思想,促进儒学的传播。

辽朝推行"尊孔崇儒"政策的过程,也就是两者之间在政治上逐渐接近,在文化上逐渐亲和的过程。从历史实践来看,辽朝"尊孔崇儒" 的政策在争取汉族认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2设置汉城安置汉民。

为适应汉人立城郭而居的生活习惯,阿保机在建国前后就以修"汉城"的方式来安置汉人。同时为缓和汉契矛盾,辽太祖阿保机还任用汉族官吏韩延徽管理汉人事宜。

韩延徽仿中原制度,按照汉人的生活习惯"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生活生产环境的日益熟悉化,使汉人思南之心不断缓释,逐步各安生业,对辽朝的统治也不再排斥,遂"逃亡者益少"。

由于汉民的生产模式是以农耕为主,所以在设汉城安置汉民的同时,契丹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以使他们安心定居在辽朝境内。为更好地拉拢他们,耶律阿保机甚至亲自参与汉人的农业生产活动,使汉人受到极大鼓励,心态逐步安定,不再考虑南归。

同时为稳定汉人,辽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这些汉人较快地与土地绑在一起。

辽王朝还颁布相关保护农业生产的法令,由于对农业高度重视,契丹早期农业的发展和草原土地的开拓取得很大的进展,辽代中期出现"城郭相望,田野日辟",以及渤海"编户数十万,耕地千余里"的繁荣景象。

正是由于在经济文化上,辽朝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设立汉城以适应汉民定居的生活模式,使汉契两族在经济上达成共识,形成共有的经济基础,为实现辽地汉民对辽朝统治的认同提供有力的支持。

3因俗而治。

契丹统治者面对着巨大的民族差异,自阿保机时代起,就开始推行"因俗而治"的方针,塑造"汉契一体"的观念。

首先,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南北面官制度。即,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官员的选择上,来自中原的儒士熟知汉族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立和维护统治秩序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所以启用汉儒入仕成为必然。

"公卿百官皆效中国,参用中国人。"汉族士人进入辽朝统治阶层之中,他们运用中原的统治模式对汉民进行统治,用儒家思想去构建辽朝的政治体制,提高汉人对辽朝的政治认同,为辽朝的稳定奠定政治基础。

其次,在律法上辽朝也贯彻"因俗而治"的方针。辽圣宗朝时,对待汉契犯罪现象,刑罚已经日渐平等,有效地减少辽初汉族与契丹族的隔膜,为辽朝赢得汉民的认同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士人是四民之首,在汉民之中的影响力极大。为迎合和拉拢汉族士人,使汉族士人尽可能地接受辽朝的统治,进而成为辽朝建设者,辽朝甚至在衣冠服饰上也做出变动。规定:"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

辽国中期开始在全国逐步向统一穿着汉服过渡,这主要是考虑到汉族士人的心理感受,进一步缩小汉族与契丹族的心理距离,契丹统治者在服饰上的主动变动,让汉族士人充分认识到辽朝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使这些士人"华夷之辨"的观念不断淡化,对自己辽朝属民的身份逐渐认可,对辽朝的认同也在不断加深。

以上这些政策都是辽王朝"汉契一体"观念的具体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首先,逐步消除汉族"华夷之辨"观念,使之减弱并不断消失,汉契民族关系得到和平发展。

其次,汉契民族融合逐步推进,契丹族步入不断自主汉化的进程。

其三,在"汉契一体"观念构建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了辽王朝社会及经济生产的提升。

二、"汉契一体"观念产生的主要因素

汉人与契丹人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在文化领域差异极大,他们对辽政府高度不认同,甚至十分排斥,暴动、南逃时有发生,使得辽国境内极度不稳,对辽稳固政权统治影响极大。

这种差异体现在思想、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不断出现各种冲突和矛盾。辽王朝"汉契一体"观念的产生,就是为了消除汉族和契丹在各个领域的不同差异和冲突,形成强大的国家向心力。

1消除思想文化差异的需要

中原历朝历代推崇儒家思想,儒家伦理与政治结合的思想与社会政治心理的吻合程度愈来愈高。无论是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还是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的思维方式、社会观、道德观的影响。

而契丹作为草原民族,在建国之前一直信奉的是萨满教,属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文化范畴,显得较为原始,逻辑上也很粗糙。

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思想文化信仰,导致汉契两个民族不可避免地在思想上产生不协调直至冲突,为缩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距,增加汉民族对辽王朝的认同感,辽朝政权决定将"尊孔崇儒"定为治国的基本政策,并要求契丹族人要加强思想改造。

这意味着汉族与契丹族在共同信仰这个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这种思想信仰上的共识是实现构建政权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两族的思想文化逐渐趋同,互相认可逐步加深,紧张局面日趋平和。

2消除经济文化差异的需要

汉族为农耕经济文化,契丹族为游牧经济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生产方式、居住模式、饮食等方面。

在生产方式上,生活在农耕区的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男耕女织,种植稻、麦等农产品,以及桑、麻等经济作物。而生活在草原地带的契丹族,以畜牧业为业,随水草迁徙,同时射猎、捕鱼和采集也是契丹族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为解决生产文化上的矛盾,辽朝历代统治者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的重视,制定赋税、律法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较为宽松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耕生活为主业的汉人对辽朝的统治日益认同。

而且辽王朝加大对国内荒原的开耕,使部分契丹族人也逐步转向农耕生产模式,汉契两族在经济基础上逐步达成共识,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冲突不断减弱。

3消除政治文化差异的需要

汉族中原地区多行州县制,设有相应的职官管理州县居民的赋税、徭役、生产、民事纠纷等事宜。而契丹族在建国之前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一旦有事则八部聚议,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

为解决政治文化上的差异,辽王朝采用"汉人治汉"的方式,设置专门机构,任用汉人管理汉民,并设置汉城安置汉民,周边皆是使用汉语、从事农耕的汉民族,婚嫁习俗一应如常,辽朝公主嫁汉人的情况也很普遍,使在契丹的汉民犹如在南方家乡生活一样,这样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自然而然地减弱并不断削除,使得社会趋于安定,汉民再不思南归。

"汉契一体"观念的产生,是因为契丹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地理及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汉契两族在历史与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在交往中呈现出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使得契丹的统治局面不稳。

如何使这种文化冲突最终归于平和,使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抗拒成为辽朝的属民,并且对辽朝的统治产生认同,成为辽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契丹统治者认为必须推进两个民族在思想、文化、生产、生活方面进行融合,只要在这些方面高度趋同,各种矛盾、冲突和纷争都会减弱并不断削除,这就是"汉契一体"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小结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辽王朝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以汉族为首的诸多民族,同时也形成了辽国境内复杂的民族构成,其中汉族的稳定与否成为辽王朝关注的根本焦点。

为促成契丹、汉族在统一政权内的和谐共生,维持国家稳定发展,辽政权采取"汉契一体"的基本国策,使得汉族从物质到精神的需求在政策内得以全面关注,有效地缓和契丹和汉民族的冲突情绪,同时契丹也不断吸收汉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成为辽王朝能够统治北方近两个世纪的最大基础和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脱脱,元,《辽史》,中华书局,1977;

2叶隆礼,宋,《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