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长城”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

“长城”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

时间:2022-09-09 11:46:31来源:聊聊知识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聊聊知识的《蔡元奏请修缮古北口被清圣祖斥责但两年后便修筑陕西三边边墙》,希望大家喜欢。

长城有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对游牧民族的侵扰是有一定的防御效果的,远的不说,就以明代为例,名臣、名将如谭纶、戚继光等人都提倡在蓟镇修筑边墙(其实就是长城,叫法不同)及空心敌台等工事防御蒙古人,而蓟镇官兵依据坚固的边防体系面对蒙古人可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从而战而胜之,这个边防系统有力的保障了明廷首都北京的安全,岂能说是无用之物?《明经世文编》记载:“计周垣二千余里,先其要害,筑台千有二百,后以渐加,筑至三千余所。自此以后,虏惴惴惮不敢入蓟,蓟遂为乐土。”

边墙、工事修筑起来之后,蒙古人再也没有来侵犯,“蓟遂为乐土”,蓟镇的防御坚固,就连俺答的头号谋士赵全都不能不承认,所谓“蓟门台垣甚固,所征卒常选,攻之,猝未易入”,所以,长城无用论并非是事实。

但是,长城也并非是无懈可击的,从嘉峪关到山海关边墙防线绵亘千里,不可能指望处处防守的密不透风,尤其是离北京较远的西北边镇,防御强度远不如东线,再加上边墙又年久失修,蒙古部落,尤其是土默特部经常溃墙而入,给内地造成极大的损失。

说起来这还是人事的问题,长城主要功能在于迟滞敌人的进攻,后面要有强大的重兵集团及时集结,将其压制赶出长城一线,就比如戚继光成功防守蓟镇。如果没有相应的兵团与少数民族骑兵进行较量,溃墙之后就任人宰割了,就比如说被俺答屡次伤害的西北边镇,那个真叫一个惨。

清军入关后对长城问题其实也是心口不一。《清圣祖实录》和《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二十一日,古北口总兵蔡元通过工部奏请助理古北口坍塌边墙500余丈,被康熙皇帝义正言辞地驳回,指出:“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宁无边患?明崇祯中,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各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爱新觉罗·玄烨

待到同月二十六日,又针对蔡元的建议重复了一番在德不在险的高论,所谓“治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边墙历年既久,损坏甚多,修之徒劳民力,究属无意”,像类似的话还有很多,如:“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康熙皇帝的这些话让很多人认为终清朝200余年真的不设边防,真的不修长城,这就不对了。这些话更像是政治宣传,事实上,过了两年,四川陕西总督佛伦上疏请求修筑陕西三边边墙,康熙皇帝立即就批准了。康熙时期,准噶尔汗国虎视眈眈,西北边墙墩台具有极强的军事价值,怎么会不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

甚至据《大清会典》记载,在康熙时代修理边墙还是沿边官员的法定任务,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升迁:“凡修理边墙,顺治十五年提准:修完边墙五十丈,至一百丈者,纪录一次。”“康熙十一年提准:五十丈者,纪录一次;一百丈者,纪录二次;一百五十丈者,纪录三次;二百丈者,加一级。”

不仅仅是康熙朝在修理边墙,雍正和乾隆时代也重视边墙的修理,如乾隆二年(1737年)就命人重修过山海关边墙,“命修筑山海关边墙城垣,从署广东巡抚,前任直隶布政使王謩请也”。

清朝不仅经常修理沿边边墙,还在沿长城一线到东北都有驻防八旗驻守,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外藩蒙古的控驭和监视,可以说八旗驻防制度和盟旗制度、联姻制度、黄教怀柔一样都是压服蒙古的手段。

古北口长城

其在甘肃各台堡、绥远、归化城、察哈尔、热河、延绥、京畿各关口、东北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一线都有八旗驻防兵布防。就比如说在雍正十年(1732年),就有像直隶古北口、独石口、宣化、大同、张家口都有添兵记录。而在东北地带也驻兵3万到4万,其目的不仅仅只为了北防沙俄,也针对外藩蒙古。

综上所述,长城是有军事价值的,而清朝历代皇帝,如康雍乾对长城一线的军事价值也很重视,不仅经常修理边墙(可能在规模上确实比明朝少),还有驻兵控驭、监视蒙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