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宰相”很多朝代的名相一个就可以兴国,为什么北宋名相十几个却不行?

“宰相”很多朝代的名相一个就可以兴国,为什么北宋名相十几个却不行?

时间:2022-10-13 16:25:38来源:追巡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追巡历史的《很多朝代的名相一个就可以兴国,为什么北宋名相十几个却不行?》,希望大家喜欢。

宰相制度及名称的演变

宰相是一种国家制度,是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国务院总理。宰相制度很早就有了,“宰”的意思就是主宰,执掌管理国家事。在不同时期宰相的官职名称也不一样,古来就有“黄帝设六相”之说,商朝时掌管国事务的大臣称为相,官名叫作“衡”,商汤时期著名的宰相伊尹就被称作“衡”,他的后代以“衡”为姓,因此伊尹是衡姓的始祖。周朝时期执掌朝政的大臣称为太宰,周公就是太宰,太宰和相合起来就称宰相。但真正普遍建立宰相制度的是在春秋时期,管仲第一位著名宰相。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设立丞相这一官职,从此丞相成为宰相的正式官名,李斯是第一个丞相。西汉与秦朝称呼相同,但也有相国、相邦之称。但到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沿用,汉献帝时复设丞相。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的内史令、纳言、尚书令皆是宰相。唐初改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宋朝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参政执事为副宰相。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中书令为宰相。明太祖时亦设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丞相,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明成祖以后又出现了内阁,内阁首辅成为事实宰相。清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事实宰相。

宰相权力的演变

宰相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皇上处理繁忙朝政,但是皇权和相权一开始就是一对矛盾体,两者斗争的很厉害。在秦朝建立以前,宰相权力很大,治理国家主要靠宰相,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对宰相治理国家不能横加干涉。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宰相的权力很大,既管行政也管军事,所以才会有“一相兴国”的现象,象管仲、李悝、商鞅这样的宰相既负责内政,又领兵作战。

秦朝建立后对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分权,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即国家的行政权、监察权、军权分开,不再由宰相一人掌管,相互之间进行制衡。但是监察权和军权相对单一,丞相却负责着国家及地方的治理,掌管着百官的命运,依然权力很大。因此在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期间,皇权与相权斗争激烈,皇权强时压制相权,反过来相权强时可以反噬皇权,造成篡权夺位。西汉时期皇权强大,皇帝可以随便撤换丞相。到了东汉,因皇帝登基时年龄小,外戚多次掌权,皇权被削弱,董卓曹操当政后,相权完全碾压皇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频频上演权相篡位现象。

隨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对相权进行再一次分解,设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面又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到了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作用是分散了相权,集中了皇权,中央集中制得到加强。因此隨唐时期变成一朝多相,再也没有权相篡位现象的发生。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中央集权制,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又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甚至还借故撤去宰相的凳子,让其站着和皇帝对话,从形式上降低宰相的地位。到了明清时期皇权更加恐固,相权已经几乎没了,明朝的内阁首辅,清朝的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大秘书。

北宋以前的历朝历代变革多以强军为主,名相往往都伴随着名将,对外军事胜利是衡量名相执政改革成败的标准。北宋以后朝廷釆用“重文抑武”政策,不再以强军为目标,因此虽然有名相不少,但执政的目标却变为守住内部平稳。

在北宋以前的历朝历代,强国的目标首先是强军,一切行政改革都是为强军服务,是为了对外战争的胜利。所以名相必伴随名将,改革首先是整军,军队对外战争的胜利就是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所以名相执政改革就是为军事胜利。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大部分也为名将,既能治理朝政,又能领兵作战,他们执政改革的目标就是称王称霸,因此名将辈出。汉唐时期的名相,都伴随有名将,治理国家的目标就是为了对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入侵战争的胜利。所以每当国家经过一所治理强盛后,便开始大规模对外战争,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李靖、李绩,苏定方、薛仁贵等名将辈出。同时皇帝对名相的各项改革措施都十分支持,排除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干扰,最终都能取得成功。

北宋则不一样,且不说宰相的权力已经不能同汉唐时候比,北宋统治者强国的目标就不是为了强军,为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因此虽然名相不少,但他们治理国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国内政治运转政常,百姓富足,国家经济繁荣。他们强调“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对武将排斥打压的非常强烈,唯一进入中央作到枢密使的名将狄青,硬生生被欧阳修等一帮文臣排斥打压离开京城,最后抑郁而死。

虽然北宋也有范仲俺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两次改革,但因朝廷上下的反对势力太大,再加上宋仁宗、宋神宗对改革的支持态度不坚决,最终失败。后来又因新旧两党频繁斗争,互相拆台,才使北宋朝政在宋神宗之后变成一锅粥。

所以说,历朝历代重用名相的目标都为强军强国,以打赢对外战为目标,再加上皇帝坚决支持,名相的各项政策及改革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国家很快就变得强盛。而北宋虽然一堆名相,可他们执政不是以强军为目标的,而且相互拆台倾轧,最终变成一个烂滩子。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