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考生”清代一考生装一麻袋馒头参加会试,康熙看文章后大喜:你是状元了

“考生”清代一考生装一麻袋馒头参加会试,康熙看文章后大喜:你是状元了

时间:2022-10-20 16:25:39来源:百年史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百年史说的《清代一考生装一麻袋馒头参加会试,康熙看文章后大喜:你是状元了》,希望大家喜欢。

如今我们高考的原型,最早就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起源于汉朝,是朝代选拔官员的重要考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科举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打破了官僚世家和富家子弟对于官场的垄断,可以说实现了人人平等,无论你是谁,什么职业,只要你参加考试并通过,那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官员。在古代人人都想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一出,人们都趋之若鹜。盼望可以成为官员。

清朝的科举,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预备考试,就是取得正式科考资格的考试,叫做童试,参加考试的被称为童生,童生不分年龄,哪怕四五十岁都能通过童试,也是童生,童试通过及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自此获得参加科考的资格,也算是身有“功名了”。成为秀才的童试每年会考一次,童试后有一个三年一考的科试,这个考试通过,即可以去考“举人”,就是去参加乡试

正式科考分为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会试三年一考,考生去省会参加考试,因为都是在秋天举行,也成为秋季。秋雨通过,就有了“举人老爷“的身份。

清末小说《儒林外史》中就有一个章节描绘了一个考了一辈子的老秀才范进五十岁才考中举人,一度精神失常的故事。像范进一样中举之后的举人,在第二年的春天,便进入京城参加会试了。会试是在礼部举行的,考取后就成为贡士,因此会试的考试地点,被称为贡院。

通过会试的考生,就有爱这个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了,殿试考中,则成为所谓的“天子门生”,因为是皇帝主考并且钦点的,考中殿试的人被称为“进士”,成为候补的官员。殿试被皇帝所点的考生们,大家都知道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一般都出自儒家经典,以里面的句子为题,让考生进行分析。这种考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展现考生的文字功底和政治才干的。

因为考试一直是同一种方式,内容也是在经典里面出题,导致考生一门心思练习八股文,文章成了飞黄腾达的敲门砖,别的学科就没有人关注了。当年用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先进方式逐渐变成了束缚思想和僵化制度的代名词。

由于考试的盛行,所以在各个朝代都诞生了大量的考生,最终考试通过的那个人,便被称为状元。本文介绍的这位状元,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名叫李蟠。李蟠家里祖上是明朝末年逃难逃到江苏的,原本也是读书人家,而且祖上也是累世做官的人家。李蟠的祖父曾经是明代的举人,所以李蟠的家里,对李蟠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李蟠也比较争气,从小读书也算用功,一路没费什么劲考到了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专门考试的地方叫做贡院里进行。当时的考试十分严格,为了防止考生作弊,考生进场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所带物品都要仔细看看有无夹带,甚至还要搜身,确认无误才可放行。

经过严格搜身检查之后进入贡院的举子,要在方寸大小的考号里待上三天,为什么说是“号”,因为在这三天里,除了大便,考生都要在这里吃饭睡觉,以及方便。而且为了方便监督考生,还有场地和管理的关系,考生们待的房间都很小,比起今天流行的“胶囊旅店”大不了多少,而且,远没有“胶囊”里舒服。

又因为考试在春天,这时倒春寒的天气会让室内十分阴冷,考号里通常又光线不足,这对于有些比较拮据的考生来说,是非常难熬的一件事,因为被褥如果不够厚实耐寒,早晚会非常难受。

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考试三天,并且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出来,也可以说是一场智力、体力、心理三重的考试吧。

李蟠参加考试的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不过他也是知道贡院的环境,所以想着怕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吃不饱,所以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一麻袋的干粮。检查的时候别人看见李蟠身上背的一麻袋馒头,很多人都笑他,他也不在意。

开考之后李蟠心情不是很好,因为他写字比较慢,而且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写到最后,有的考生都提前交卷了,但是他才刚刚开始写,只好一面吃馒头一面发愁,直到把自己带的36个馒头都吃光,觉得还想吃一些缓解压力,就问别人借干粮。

监考官看他可怜,让人又给了他一些干粮,以及蜡烛和水。李蟠就这样在万分难受的情况下答完了卷子。

不过馒头君李蟠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会试虽然写得慢,仍然通过了,顺利进入殿试,参加殿试之时,轮到他的时候康熙已经看了很多人的文章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才,看到李蟠的名字先笑了起来,原来这位考生在考场连吃一麻袋干粮的事情早就有人报告给了康熙皇帝。然后看了李蟠的文章,发现写得还非常好,于是钦点了李蟠做状元。

对于这件事,有的人传为美谈,却有同届的考生认为李蟠故意用吃馒头这件事来引起皇上的注意,还特意作诗讽刺。

在李蟠成为状元后,就进入了地方当官了。在他有一次住持某地乡试,落榜的考生联名上书说他徇私舞弊,但其实是因为李蟠拒绝了这些人的贿赂,这些人存心诬告。康熙知道李蟠的为人,但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下令重开当地乡试,结果李蟠点中的考生无一落榜,再次全中。坐实了李蟠正直的名声。不过经过这件事之后,李蟠就不再做官,只是关门写书了。

这就是本文介绍的这一状元李蟠的故事了。李蟠虽然才华出众,但性格却太直,不适合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或许在家安静写书教生,才真正适合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