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刘备”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刘备”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

时间:2022-10-25 11:45:27来源:倾城之殇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倾城之殇的《刘备唯一一次大哭,诸葛亮听后悲叹十字,道出蜀汉灭亡的真正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央视九四版《三国演义》中,演员孙彦军扮演的刘备,和《三国演义》原著中的刘备形象比较接近,人物角色软弱,喜哭,是仁德的主君。

实际上,如果抛开《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个世人熟知的刘备不谈,在正史《三国志》中,刘备并不是这样的形象。或者吴宇森的《赤壁》中,演员尤勇扮演的刘备在行为和形象上更接近于正史。

作为一个有魄力,有恒心,刚毅决断的三国人物,正史中的刘备确实哭过几次,但是能够称得上大哭的,可能只有一次,就是在他的主要谋士法正病亡的时候。

法正去世,刘备累日啼哭

《三国志·蜀书七》记载,法正“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大致的意思是,法正四十五岁死去的时候,刘备连续好几天涕泪横流。

涕泪横流,一般的理解就是大哭了,而且还大哭了好几天。这个法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先主痛心至此呢?

同为谋士,庞统在雒县战死,“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大致意思是提到庞统的时候会哭。把兄弟张飞死的时候,刘备“曰,‘噫!飞死矣。’”大致意思是“哎呀,张飞死啦!”

从刘备在闻知法正、庞统、张飞死讯时态度的差异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的心目中确实是有很高地位的。

有人会说,这可能是陈寿一时的写法吧。不然,古人行文,遣词用句是非常严谨的,做史尤其如此。三种不同的写法,其实就是表明了刘备的三种不同态度。

按照《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在刘备攻取成都,自领益州牧后,“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可见,在当时,刘备以下,法正的地位是仅次于诸葛亮的,是谋士之主。

有人会说,谋士之主不应该是诸葛亮吗?不然,在蜀汉政权刚刚建立的初期,诸葛亮主要从事内政工作,稳定民心,提供后勤保障才是他的工作重点。

法正的才能,则体现军事方面,他的“谋”是为军之谋。自帮助刘备谋取西川后,就随刘备在汉中方向作战,出谋划策,多立战功。曹魏阵营的征西将军夏侯渊,就是死于法正之手。

曹操收服张鲁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带领张郃镇守汉中。法正认为,以夏侯渊和张郃的能力,是不足以守住汉中的。如果现在带兵讨伐,必然可以将汉中收入囊下。

刘备非常赞同法正的意见,于是带兵攻入汉中,开启了汉中之战的序幕。作为“谋主”,法正随军同行。

阳平一战中,法正采取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策略,引诱夏侯渊将部分兵力调至张郃的战场,使夏侯渊的兵力变得薄弱。然后,派遣黄忠领军大破曹魏,斩杀夏侯渊。

曹操得知夏侯渊战死,说道:“我向来知道,刘备是没有这个能力(获得阳平胜利)的,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教他。”而 “教他”的这个人,就是法正。

首次从军出征,就斩了夏侯渊这样的曹魏宗室将领,法正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刘备自立汉中王,拜法正做尚书令、护军将军。但是,不久之后,法正就因病离世。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刘备累日流涕的情节。

刘备缘何累日痛哭法正

有人会说,法正不就打了一仗嘛,能显示他多少军事才能呢?值得刘备为他这样哭泣吗?

不然,《三国志》并不会将法正的言行全部记录下来。法正死时,已追随刘备超过十年。鄙人猜想,在这十年的相处中。刘备一定对法正的能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才会在法正死后痛哭不已。

此外,刘备如此伤心,应该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刘备的人事规划中,诸葛亮应该是治理内政的第一人选。而庞统、法正等则可以随军行动,为刘备出谋划策,攻城夺地。

这样文武搭配,内外协同,能够保证蜀地资源对战争提供最大支持,使得刘备可以心无旁骛的专注于蜀汉北境的作战行动。

不幸的是,前有庞统战死,后有法正病逝。两个多谋多智之人先后离开刘备。至此,刘备身边可以为之出谋划策的高级人才,就只有诸葛亮了。

而诸葛亮的才能,则更倾向于内政的治理,在军事上起到了作用,可能并不如庞统和法正。这也是让刘备如此痛心的原因之一。

法正的离世,恰好赶上了关羽被杀,荆州失守。这一系列重大的突发事件,让隐忍多年,刚刚建立基业的刘备,失去了往日的谨慎。怒火攻心之下,刘备坚持要与孙吴交恶。

而此时,坐镇益州的诸葛亮难以脱身。刘备身边缺乏顶级的谋士辅佐。结果是,酷暑中扎下七百里连营,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如此结局,也实属正常了。

失败之后。刘备重又恢复冷静。在临终之前,刘备将大事托付给诸葛亮。等于默认了自己的失败,重新认同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

大事已毕,刘备离世,到地下找他的“谋主”法正,去复盘夷陵之战。烂摊子,则丢给了“股肱”诸葛亮。

谋主身份之外的法正

有人会说,看起来,这个法正确实是一个出色的人物啊。

不然!法正的“出色”只在其军事谋略方面,他在做人上,还是有不少被人诟病的地方。

刘备入蜀后,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派他和诸葛亮等人共同制定治理蜀地的各项规章制度。法正认为,应该采用刘邦入关中后约法三章的简明之法,放松对蜀地官、民的约束。

这一建议,由刘璋旧臣法正提出,难免有讨好蜀地臣民的嫌疑。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蜀地并不稳固,法纪不严,则难以保证刘备集团在蜀地的统治地位。

因此,诸葛亮在《答法正书》中对严刑治蜀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委婉地驳回了法正的建议。

这一点,还可以用政见上的分歧加以解释,再来看看大权在握后法正的表现吧。

法正当时掌握着蜀郡的行政大权,作为蜀郡的最高长官,同时也是刘备的主要参谋人员,法正对于那些旧日曾经得罪过他的人——即使仅仅是很小的顶撞——都会加以报复。

甚至,法正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擅自杀死了几个罪过他的人。同时,法正还经常作威作福,将他人不放在眼里。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曾上报给诸葛亮,请求他加以制衡。但是,其时法正锋芒正盛,以诸葛亮的高位、德能,也不能轻易挫其气焰,只能不加过问。

所以,你看,法正其人,绝对不是一个德能兼备的人物。刘备重用法正,看中的是他的能。至于他的“德”,刘备想来也是知晓,但是,非常之时驭人取其长,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好在,法正虽然和诸葛亮政见不合,人品上也难说高风亮节,但是他能以大局为重,与诸葛亮配合的还是非常紧密的。因此,也保证了刘备入蜀初期局面的稳定。

各路人物对于法正的评价,基本上比较正面。曹操虽然称法正为“奸雄”,但也慨叹不能收法正于麾下。诸葛亮认为,有法正在刘备身边,刘备就可以大展宏图,不再受制于人。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七》结尾,将法正和曹操帐下的郭嘉,程昱相提并论,评价也是非常高的了。

当然,儒家学说经朱熹做注后,愈加推崇君臣大义。因此在宋朝以后,多有人将法正看做大德有亏,是卖主求荣之人。

需要正确看待的是,三国时期和历史上春秋战国比较类似,文臣武将择明主而事的情况非常普遍,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也不会被当时的人唾弃。

曹魏挟汉献帝之名,代表中原士族号令天下;刘备凭血脉自认正统,为荆襄,巴蜀士族张目;孙吴则代表江南士族,随时势选择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士族才是那个时代的幕后统治力量,他们的势力才真正左右着政局的变化。法正一族,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刘备,为之效力,在当时是在正常不过的做法了。

结语

孙权击杀关羽,夺取荆州南部后,刘备不顾众人劝阻,一意孤行,出兵与东吴交战。在夷陵被东吴将军陆逊火烧连营,一败涂地。十年积攒的军事力量损失大半。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后,长叹一声,说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大致的意思就是,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应该能够制止刘备的冲动行为。

诸葛亮还说:就算刘备坚持要和孙吴作战,有法正辅佐的话,也应该不会像今天这样惨败。

刘备伐吴的这一次失败,使蜀汉政权的文武精英受到极大损失,蜀汉的整体实力断崖式下降。其后,诸葛亮费尽心力,也没能恢复“跨有荆、益”两州的有力局面。

此后的蜀汉只能偏安西南,向东向北受地势所阻难以扩大范围,终于二世亡国,此为后话。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