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大禹”大禹会盟处发现25只大脚印,专家说是用来插国旗的?

“大禹”大禹会盟处发现25只大脚印,专家说是用来插国旗的?

时间:2022-10-27 17:35:34来源:武侠百晓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武侠百晓史的《大禹会盟处发现25只大脚印,专家说是用来插国旗的?》,希望大家喜欢。

大家知道,关于华夏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说法,虽然中国在商周以后的历史脉络通过考古得到了确切证实,并为世界所公认,但对商代以前的特别是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历史,还有诸多悬疑无法验证,这其中尤为关键的就是大禹会盟称王建立夏王朝的事情了。那么,大禹当初会盟“万国”的事情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呢?

原来,正如商朝的“殷墟”一样,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也被称为“禹墟”,它位于现今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的禹会村,相传是“禹会诸侯”的地方。实际上,“禹会”的村名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延续至今,而“禹墟”的称谓在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的“禹墟在(涂)山西南”中得到了确指,这正与蚌埠西南郊禹会村的禹墟相吻合。

为了解开大禹会盟的历史谜团,从2007年开始,考古专家们先后对禹墟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其中,在2009年10月15日开始的禹墟第三次考古发掘之中,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科研人员在对禹墟考古发掘工地文化层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居然发现了5粒炭化小麦颗粒。

从已知考古报告来看,淮河流域最早发现小麦的记录是春秋中晚期的亳州钓鱼台遗址。此次发现的小麦是淮河流域年代最早的古代遗存,填补了我国史前农业考古的一项空白,对考证小麦起源、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史、探讨淮河流域早期农作面貌,意义十分重大。

而就在发现小麦颗粒2个月后的2010年1月2日,在禹墟考古现场,考古专家又发现了在古老的祭祀台周围,有着25只形似“大脚印”的土坑,这些“大脚印”的排列相对规则,并且与考古先期发现的祭祀台在同一轴线上,同时,每个土坑内还有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圆洞坑,这令在场的考古专家感到大惑不解,初步推测这些“大脚印”很有可能是大禹会盟诸侯时,各路诸侯插国旗的地方,不过其真正的用途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证。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