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温酒”在古代“温酒”极为繁荣,现在这类行径却不再流行,有何隐情?

“温酒”在古代“温酒”极为繁荣,现在这类行径却不再流行,有何隐情?

时间:2023-04-30 16:25:22来源:夏目历史君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夏目历史君的《在古代“温酒”极为繁荣,现在这类行径却不再流行,有何隐情?》,希望大家喜欢。

在古代,酒文化几乎贯穿于整个历史。因此,其除本身的物质意义外,更是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在传统文化中具备独特地位。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早与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等诸多方面密不可分,比如统治者根据粮食的产量调节酒的生产;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给予其所处时代更多文化内涵。

酒文化的繁荣,带来酒礼仪的兴旺。因此对于酒,古人的讲究很独特,而且我们在许多古代影视作品中也可以发现一个特色: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季,似乎他们都特别喜欢温酒。

一、“温酒形式”由来已久

其实,温酒这一形式来源已久,而中原地区的温酒习惯,也有史料作为佐证——比如我们从“召”字的甲骨文,便可以推断出其所代表的温酒行为。

从“召”的象形来看,这个字表示:用双手拎住用来盛酒的大口尊的口部,从温酒器上取下来,再用斗将酒从大口尊中盛入用来饮酒的酒器。

在后来,温酒形式也一直有所保留。比如战国早期的曾国。在1978年发掘出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就有用来温酒的一套盘尊和一对温酒鑑。

其中盘与尊是分体的,出土时尊正好放在盘上方,暗示着只要将酒放入尊中,在往盘里倒满水,就能够达到温酒的目的。

这一猜测,在发掘出温酒鑑后得到了证实,温酒鑑外形是一件有盖子的大方鑑,盖子上有一孔,还放有一柄铜勺,里面放置有一件大方壶。

温酒时,就需要将酒倒入鑑中的大方壶内,再将开水注入方鑑,盖上盖子,这样保温酒的效果极佳。而需要取酒饮用时,也只需将壶盖打开,用铜勺将酒舀出到酒樽中即可。

这样功用合理,制作精良的酒器,说明温酒在曾国属社会存在,而非单纯“装饰花边”。

历史上,成都平原有过一段繁荣历史的古蜀文明,其中也存在温酒文化。

——如今仍有部分西南地区人们会坐在火塘边,将一种杯子的杯底插入温热的灶灰中,等酒变得温热了以后再将杯子取出饮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到的杯子恰好就和在古蜀文明遗址出土的直口筒腹尖底杯和折沿直壁浅腹尖底盏的造型十分类似。

因此可以确定:古蜀文明确实也存在丰富的温酒文化。

二、温酒到底曾经有多繁荣

而有宋一朝,伴随着酒文化繁荣,温酒行径似乎达到顶峰。当时在宋代诸多酒器当中,还有一种叫做“注子”的酒器......

“注子”又被称为“注壶”、“执壶”,大多用金、银、铜、瓷制成,往往与“注碗”搭配使用。

——这里的注碗相当于温酒器,温酒时,人们将装满酒的注子放入注碗,再向注碗中添加开水,以此来加热酒液。

由于注子可提、拎,注碗中的水可随时替换,便于进行酒温的调节,所以这种酒器广为后世流传。在许多考古研究发现的壁画以及浮雕中,都能发现成套的注子和注碗,可见温酒文化在宋朝可谓风靡。

除使用成套的注子和注碗温酒以外,宋人还有另一种温酒方式,那就是直接将酒放在火炉上进行温酒。

——在四川彭山县出土的一幅浮雕备酒图中,就有一位男侍面前的火炉上放着两个酒注,正在温酒;安阳小南海宋墓的墓壁上,壁画中也有侍从在火炉前弯腰煽火进行温酒的场景......

温酒是一种讲究,因此宋代还出现了不少制作优良精美的温酒器。

当时宋代瓷器名满天下,烧制出来的成套用于温酒的瓷器大受欢迎,并流行起来。其中,以景德镇窑烧制的“影青瓷温酒器”最为出名,而且如今市面上依然有它的仿品。

宋的灭亡,对温酒文化而言显然是一记“重拳”。毕竟元代的游牧民族,温酒不太符合他们洒脱、粗犷的性格,所以在这一时期不算十分流行。

但到明清时期,人们对温酒的喜爱又开始迅速攀升,具体表现为:当时人们对温酒器愈发重视,甚于宋代。

在明清两代,温酒器更是有飞跃式发展,不仅温壶钵造型多样,酒壶样式也变得繁杂起来。

除此之外,在制作温酒器的材料上也有许多改变,除瓷器,还有金银温酒器、景泰蓝温酒器、竹子温酒器、粉彩温酒器、珐琅彩温酒器等。

——不断创新的温酒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明清时期温酒文化的繁荣程度有多高。

三、繁荣却没能继承下来的缘由

看到这里就有人会问:既然过去那么繁荣,为何现在没有继承下来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

——关于古代的温酒,其实也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表现的那么简单,直接将酒放在炉子上烫,而是有一整套流程......

例如,在水浒传第21回里就有记载。

即:( 阎婆)取酒倾在盆里,舀半旋子,在锅内烫热了,倾在壶里。收拾了数盆菜蔬、三只酒盏、三双箸,一桶盘儿托上楼来……筛了三碗在桌子上。”又“: 婆子一头寻思,一面自在灶上吃了三大钟酒,觉得有些痒麻上来,却又筛了一碗吃,旋了大半旋,倾在注子里,爬上楼来。

艺术起源于生活,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古代人想要完成烫酒的流程,首先是把酒倒在盆子里,然后舀在旋子里,放在悬锅里的热水里烫熟,接着再倒在酒壶里,最后倒在杯中。

古人为何要完成这一流程呢?其实原因有多种,虽然目前并没有准确的说法,但可以肯定,原因之一是:当时受制于材料与技术,制酒水平低。

要知道,我国古代的酿酒技术,一直要到元朝才出现所谓的烧酒,也就是蒸馏酒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所说的酒其实是榨制酒。

如果对厨房比较熟悉的朋友,或多或少应该都尝试过自己酿酒。

例如用酸葡萄或者酸杨梅,而自制的酒往往就容易产生乙醇,甲醇,乙醛等,这些东西可是有害物质,喝多了会对身体有很大伤害,严重的甚至还会死人。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古代的酿酒技术也有这样的风险,他们的酒往往是压榨而成,制成的酒品一般都是酒精和酒液混合在一起。

因此,在喝酒之前,人们首先要利用带网眼的筛子垫上布,对酒进行过滤,于是酒就从醪酒变成了清酒。

而为了去除这些杂质,就不得不对清酒进行加温处理。

以前做实验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乙醇容易挥发,所以加热是对酒精进行良性处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必要的安全措施。

综合以上就不难看出:以前的酒往往含有大量细菌,直接生饮不仅口感不好,还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人们就想到将酒加热即温酒这一方式来将有害物质去除。

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散发出来的酒香也会变得更加浓郁。

至于后来,酿酒技术与原料越来越发达了,不仅酒的可选择性都多种多样,而且也不需要这么繁琐的存在了。这种所谓的仪式感,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中也没有生存的土壤。

毕竟古代讲究修身养性,现在却不是......

当然虽然温酒很冷清了,但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一些有时间的老人,仍旧喜欢这口,只是很少罢了。

总结

不过,虽然如今温酒早不再像过去那般盛行,但我们依稀能够在地方博物馆看到古代温酒器的身影。它们见证了那段繁荣的历史,是温酒文化的承载者。

而我们以现代人的目光、用上帝视角去看酒文化下的温酒形式,不仅仅是只看它的表面,更要看到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