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明朝”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和文官斗争,为何明朝皇权还是亡于文官?

“明朝”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和文官斗争,为何明朝皇权还是亡于文官?

时间:2023-10-28 12:55:23来源:青溪史社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青溪史社的《明朝自朱元璋时期就和文官斗争,为何明朝皇权还是亡于文官?》,希望大家喜欢。

这个问题就要说一说明朝是怎么亡的了。历朝历代官官相斗是在所难免的,但尤其是明朝最为厉害。以至于后世评价明朝称其“亡于党争”。明朝确实亡于党争,说到底,这还都是朱元璋惹得祸。

内阁制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掌握全部的权利,废除了丞相制,所有朝政皆由朱元璋一人审批。因为老朱经理旺盛,所以不怕累。但他后面的小朱就不行了。明成祖时,由于一边打仗一边上朝,实在忙不过来,但又碍于老朱把丞相废了,自己索性搞了个内阁,帮自己分担一些业务。

内阁负责整理朝政,小事自己解决,大事或上报皇帝,或自己拟定好方案交由皇帝处理。皇帝如果不批,内阁无法做主。因此,此时的内阁还是皇帝说了算。但朱棣也是一代英主很轻松便能驾驭内阁。而朱棣的小子们,则没那么大本事吃得消内阁了。

能进入内阁的,都是英才,学的都是大道。皇帝想做的事,不合规定的,内阁会上奏制止。皇帝还是不听的,内阁会集体罢工。一般的皇帝能忍都忍了,毕竟都罢工了,谁给自己打工啊。但到了嘉靖年间,内阁就没那么好使了。

宦官得宠

要说明朝最聪明的皇帝,非嘉靖莫属。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但却对朝政了如指掌,这也是一种本事。嘉靖不喜欢内阁,因为内阁不让他炼丹修道,耽误他升仙。但嘉靖聪明,知道用别人去制约内阁。于是他选择了服侍自己的太监,给予太监很高的权力,可以代自己刑事。

明朝第一次最大的党争由此而生,代表人物是夏言、严嵩、徐阶。这个夏大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直言进谏,处处批判严嵩和嘉靖,严嵩手握重权,又深得嘉靖信任,于是找个机会,在朝堂之上,将钉子砸进了夏言的脑袋。可谓是荒诞不经。

徐阶隐忍不发,终于找到机会向嘉靖参了一本,用蓝道行向嘉靖说出天机:乱臣为祸,天下终将不治。于是严嵩失去嘉靖的信任了。此等小人,一旦失宠,下场要多惨有多惨。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党争。俗称东林党和阉党。

东林党和阉党

要说东林党都是好人吗?其实也不是。好多东林党都是温文儒雅的伪君子真小人。要说阉党都是坏人吗?也不全坏,有的坏的透,有的坏的轻,剩下的也有几个好人。但是要说最坏的,当属魏忠贤。

再说魏忠贤之前,还是先说一下万历。万历是一心想成为一个好皇帝的。于是他也御驾亲征,他也励精图治。但最后,他看着这像小丑一样争来争去的朝廷重臣,突然心灰意冷了。他决定不再上朝,不再过问国事,他只想享受宫中的荣华富贵。

但是享受,都是要花钱的,没钱,就要百姓纳税。纳的税不够了,就要加税。于是他不顾文物白官反对,强行征收矿税。什么是矿税呢?没有学过地质学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官府说你家有矿,你就乖乖交钱就行了。说到底,万历征收的矿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的,我们还接着说党争。

说到魏忠贤这个人,基本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不严嵩、王振都更加出名,谁让他是"九千岁“呢。

魏忠贤这个人,当真是一件好事没做过。残害忠良,疯狂打压东林党,全国上下敢怒不敢言。他欺压百姓,强行收税,没钱也没关系,用人抵。在魏忠贤的统治下,大明朝岌岌可危,民不聊生,哀声怨道,东林党的正义之士都被他杀完了。这是党争带来的最坏结果。在崇祯继位初,除掉了魏忠贤,民心大增。

但没有对手的东林党,确实不是啥好人。崇祯想做个这事,东林党那边”有失大雅“,崇祯想做个那事,东林党那边”成何体统“,崇祯问国难之时有何对策,东林党那边集体沉默。打个仗,避其锋芒,东林党那边说你贪生怕死,好不容易来个杨嗣昌提出边议和边收拾内乱,那边又蹦出一群人”我堂堂大明王朝,怎可和蛮夷议和“。然后明朝就在这群人手里,错失一个又一个机会,直至最后崇祯说,诸臣误我,诸臣皆可杀。

你能说,明朝不是亡于这群人手中吗?当然,明朝灭亡的原因不仅于此,还有天时地利等种种因素,倘若不上西北大旱,三年不下雨,李自成他们也不会造反,而区区一个满清,大明朝还是收拾的了。所以有人说,大明王朝,气数已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