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明朝”假如朱棣没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会灭亡

“明朝”假如朱棣没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会灭亡

时间:2022-07-27 10:37:29来源:彤彤爱读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彤彤爱读书的《假如朱棣没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会灭亡》,希望大家喜欢。

说起明朝的灭亡,很多网友存在这样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明朝的首都在北京。而北京距离长城不远,长城以北则并非明朝实际控制地区。因此北京经常被外敌围困。所以,这些网友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把首都设在北京,倘若明朝没有以北京为都城,也就不会灭亡。这个想法,当然是荒唐的——因为明朝的灭亡,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清军入关,只不过是在明朝大将吴三桂的邀请之下,入关收拾残局而已。

那么:假设朱棣如果没有在靖难之役后,把首都迁移到北京,明朝的命运会如何?个人感觉:如果朱棣没有迁都,那么大概率来说,明朝还真轮不到崇祯帝来当皇帝。

1、京城的学问

古代华夏王朝选择在什么地方建立京城,并不是凭着个人好恶,而是要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是安全性。比如商朝时期,商朝曾多次迁都。而迁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商朝中期以后,对西部地区的蛮族无法全面碾压。因此为了避免蛮族的兵锋,所以,商朝君主只能不断向东迁都,从而躲避蛮族的侵扰。并且,中国历史上,出于安全性考虑而迁都的情况,不止商朝——比如后世的周朝,由于周平王无力阻挡犬戎兵对西周国都镐京的骚扰,于是周平王宣布迁都洛阳。此外,金朝后期,金朝皇帝无力抵御蒙古大军的入侵,于是主动放弃燕京,将都城迁到北宋当年的京城——开封。这些都是典型出于安全考虑进行定都的例子。

其次是经济性。京城的选址,一定要能够保证京城的军民口粮问题。否则,光是粮食问题,就可能导致京城陷入动荡。比如唐朝中期的时候,长安的口粮需要来自江南供应。而当时交通出了一些问题,京城断粮多日。所以,长安城一度发生兵变。当时的大唐天子只能自求多福,对这一局面无法改变。所以,选择京城,或者要京城本身能够满足京城人口的口粮问题,或者能够依靠交通来解决口粮问题。否则,就无法成为京城。

第三是辐射性。京城还应该处于易守难攻、可以辐射全国的地理位置上。比如刘邦作为一个丰沛子弟,选择在他人家乡关中建立都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关中的辐射性——当时关中地区因为函谷关天险,处于易守难攻状态,并且,一旦西汉朝廷某地发生叛乱,关中可以出兵进行武装弹压,维持帝国统一。而反面例子则是东晋南朝——东晋南朝时期,都城在今天的南京。这导致了无法对巴蜀地区形成辐射,因此东晋南朝时期,东晋和南朝朝廷多次和巴蜀割据势力爆发拉锯战。此外,荆州地区也多次对东晋朝廷的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在南宋历史上,由于南宋实际上的都城在临安,这导致南宋朝廷无力对巴蜀地区形成辐射,因此,巴蜀地区在南宋时期,事实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2、明朝建都北京的好处

对于大明朝来说,定都北京的好处,要远远超过定都南京。

首先,安全性角度考虑,北京和南京都有各自的屏障——北京的屏障是基于燕山山脉的长城,而南京的屏障是江淮。因此安全性角度来说,北京和南京是一样的。

其次是经济性。由于元末修建大运河,北京的口粮可以从江南运输。事实上,大运河一直是明清两朝京城的生命线。鸦片战争后期,道光帝之所以愿意同英国讲和,原因之一就是英军切断了大运河的运输,导致京城发生粮食危机。道光帝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和英国人讲和。而太平天国运动给咸丰朝廷造成最大的伤害,主要也体现在太平天国切断了大运河的运输,导致京城米价一日三涨,咸丰朝廷的威望也一落千丈。而南京本身地处江南,因此经济方面,北京和南京也是一样的。

最后是辐射性。明朝定都南京,长期来说,对北方地区和巴蜀地区丧失辐射性,是早晚的事情。而定都北京,明朝可以长期保证大一统。如果明朝长期定都南京,大概率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定都南京的缘故,导致对巴蜀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控制力减弱,最终巴蜀地区和中原地区脱离明朝统治,明朝所能掌握的,可能也就剩下了三国时期孙吴的故地。第二种则是由于明朝朝廷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力度减弱,导致蒙古军卷土重来,最终形成当年南宋和金国对峙的局面——毕竟,朱棣上位以后,就解除了北方藩王的武装,指望藩王抵御蒙古军南下,已经是万万不能。

所以综合来说:如果明朝长期定都南京,大概率来说:明朝的命运是分崩离析,估计没到17世纪,明朝已经成为了历史。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