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战国英雄蔺相如:为何寄身于太监门下

战国英雄蔺相如:为何寄身于太监门下

时间:2017-07-16 13:35:00来源:黄埔信息网

其实,蔺相如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过,但现实却无情的打击了这位年轻人。因为以蔺相如的学识,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通过举孝廉和科举考试等正当途径某个好的差事,那几乎是一点儿问题没也有的。这里也许就会有朋友问了:为什么说是以后的历朝历代,他所在的战国时期难道就不可以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还得来看一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秦朝以前,我国的选官制度还不太成熟,国家行政大权基本都控制在贵族手中,国家的绝大多数官职也都由贵族子弟担任,平民百姓别说当官治理天下了,就连参政议政的机会都没有(这点从春秋时期曹刿所说的“食肉者谋之”可以看出)。到了秦汉,国家可以指定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到地方去任职,后来又出现了“举孝廉”。但是这个“孝廉”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一个地方也就是那几个名额,机率很小。魏晋时期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但这一制度在实行以后,也被证明是与平民百姓无关的,而是一个保护士族世袭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直到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此后唐朝又不断予以完善,这样才为以后的普通百姓实现读书做官、治理天下的梦想,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u=2243986114,2859797873&fm=23&gp=0.jpg

网络配图

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普通百姓想要当官,那无异于是做梦,异想天开。但是,也不是说没有一点可能性,如果你要认识某位权贵,或者说你的某位亲朋好友认识某位权贵,那么你就有可能被这位权贵所赏识,进而得到举荐,进而来实现自己官的愿望。

于是,在这个没有选官制度的年代,出现了下面的一幕:一些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要么先去经商,经商成功后再去想办法做官(比如吕不韦);要么就去有权势的人手下当门客,通过他们来谋求那可能会出现的做官机会(比如李斯)。

面对这两种情况,既没有人脉关系,又没有强大资金作为后盾的蔺相如,选择了后者。

于是,蔺相如来到了一位名叫穆贤的宦官的府上。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笑了,怎么找到了宦官的门上。然而,你可不要小看这位身体上虽然有点儿不健全的兄弟,人家可是当时赵王最为宠幸的宦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说的话赵王基本上都能听的进去,在当时的赵国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如果机遇好的话,蔺相如就能通过穆贤与赵王搭上线,进而从幕后走向台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