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咸丰”159年前,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咸丰”159年前,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时间:2022-07-30 12:55:52来源:王小玮聊娱乐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王小玮聊娱乐的《159年前,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希望大家喜欢。

引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职业多如牛毛,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多不胜数。就拿“九流”来说,有“上九流”、“下九流”、“中九流”,却有一个神秘的职业“赊刀人”,一连跨了上、中、下三流。

159年前的“赊刀人”

根据《申报》记载:咸丰辛西年间,即清朝咸丰皇帝在位第11年,公元1861年,在浙江奉化有人载了一船的厨刀在岸边摆摊,刀不是用来卖的,是用来赊的。摊主说了一句话:今日米贵,每升

粜至八十文,待降至十八文再来收钱。

这就是“赊刀人”,非常神秘和特殊的职业,把厨刀赊给别人,约定一个条件,或者是对未来做出预言,一旦条件成立或者预言成真,将会以10倍的价格来收账。这一职业其实不局限于“厨刀”,还有其它的锅饭瓢盆。

“赊刀人”的职业很古老,据说可以追溯到宋朝,他们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独特的交易方式被称为“卜卖”,约定的条件、预言被称为“谶语”。因为是封建社会,信息闭塞,加之民间信仰,所以很多人就抱着好奇的心态“赊刀”。

赊刀人一语成箴

咸丰辛酉年“赊刀人”的预言最后是成真了,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光绪小皇帝登基以后,大米的价格跌到了每升18文,可是当年的“赊刀人”已经不知所踪,也没有去浙江奉化收账。

咸丰辛酉年的“预言”之所以成真,很有可能是“赊刀人”打了个信息差。光绪初年米价下跌,实际上就是缺米了,钱贬值了;原因是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丁戊奇荒,粮食不够,据说受灾人数达到千万人。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比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赊刀人”就做出了这样的预言:“羊过千,牛过万,玉米以一斤一块钱。”以当时的物价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白白将刀具赊了出去,“赊刀人”的行为是很“愚蠢”的。

反观现在,一只羊的价格的确是过千元,牛的价格更不用说,“某师傅一年只杀一头牛”,有很多的预言都已成真。而数十年过去了,那些赊刀人却不见了踪影,很多人都很疑惑,他们究竟是什么来头?

赊刀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从时间上来看,这群“赊刀人”是商人,发源于宋朝。宋朝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羸弱的王朝,偏安东南,算不得正统,但是文化和经济却是第一,凭借着这两点,不是正统也是正统,日本人就很推崇宋朝。

当时的商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区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限,白天、晚上都可以做生意,这样的商业环境自然会催生出“赊刀人”这样聪明的商人。

赊刀人经常“走江湖”,见多识广,自然懂得“包装”自己,推销商品,弄出一套鬼谷子的说辞,是“营销大师”。从这些“赊刀人”的预言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从价格入手,对于市场规律和市场信息的捕捉是敏锐的。而有关于“赊刀人”的流传,你是否还有别的故事,欢迎下方留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