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兵权”明成祖:靖难之役后,如何通过怀柔政策逐步收取藩王兵权?

“兵权”明成祖:靖难之役后,如何通过怀柔政策逐步收取藩王兵权?

时间:2022-08-24 10:35:06来源:减压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减压历史的《明成祖:靖难之役后,如何通过怀柔政策逐步收取藩王兵权?》,希望大家喜欢。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后一个汉人政权,为了使这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百世流传,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然而在他死后,却因一场内乱使得当时的明朝发生巨变。

公元1399年到1402年,明成祖朱棣因为对当时朱允炆削藩举动的不满。于是联合了几个藩王,将自己的侄子从皇位上拉了下来,自己坐上了皇位。

在朱棣登上皇位后,这位明显比自己的侄子有着更为丰富政治经验的永乐帝,并没有采取和自己侄儿那样激进的做法;反而选择了怀柔政策。在他的想法里,通过怀柔政策收取兵权,以达到巩固自己统治的目的,而他是如何通过怀柔政策逐步收取藩王的兵权呢?

一、前车之鉴:错误的削藩方式让朱棣有所忌惮

(1)朱元璋对于藩王的限制,朱棣深知藩王的不满

公元1402年,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以后虽然成功夺得了皇位。但是此时的他依然也面对着藩王势力逐渐壮大的困局。

但更聪明的他并没有选择了和朱允炆那样激进的措施,反而采取了怀柔政策。而使得朱棣之所以会采取这样怀柔政策,与他的父亲和侄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不禁让人佩服。在这位农民皇帝的眼里,只有将兵权牢牢着自然自己人手里,才能巩固统治。为此,他不顾大臣反对,将自己20多个亲孙分封到了各个重要的地方,使他们成为藩王。

但是朱元璋对于这些子孙也不是非常信任。为此,他也在这些藩王身上施加了多种限制。在朱元璋时期,虽然分封了号称九大塞王,但是诸多限制,即便是这些位高权重的藩王,也并没有过分的优势。在朱元璋一道无诏不得回京的命令,就凸显出了朱元璋对于这些藩王的怀疑。

这些限制使得藩王内心逐渐不满,而在防范藩王的大事上,朱元璋也是做的非常厉害的。暂出园章的眼里,这些藩王只是有着分封制的名号,但只其实是自己手上拥有着一定兵权的将领。

而朱棣作为其中的一个藩王,自然升值,自己其他兄弟对于自己皇帝老爹都不买,同时深刻知道,一旦自己强势提出削藩,是会引起这些兄弟的强烈反对,让自己的皇位坐不安稳。而正让朱棣放弃强势削藩举动的是朱允炆这一个前车之鉴。

(2)令朱棣深思,朱允炆错误的削藩导致了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位由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但是对于不少在爷爷手底下势力逐渐壮大的藩王,已经成为了这个少年皇帝的眼中钉。而这些藩王对于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也是心怀不满的。

因此,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这位少年皇帝便强势提出削藩,但是在削藩过程中,因为政治经验的缺少,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犯了几个致命错误。在削藩过程中,朱允文最大的错误便是强势执行,操之过急。

这就使得原本势力逐渐壮大的藩王,对于朝廷产生的反心,才给朱棣可趁之机、联合了几个藩王推翻了朱允炆,为自己赢得了皇位。

因此,在朱棣登上皇位以后,即使他有削藩的想法,但是对于自己侄儿所犯下的糊涂事他也是有着深刻思考的。

首先,作为刚刚登上皇位的朱棣和当时的朱允炆一样,在朝廷当中自己的根基不够深厚,一旦提出强势削藩的举动,是会引起这些藩王对于自己的不满,靖难之役的事件难保不会再次发生。

在朱棣的眼中,朱允炆犯下的第二个错误,便是选择和众多藩王硬碰硬,在朱允文削藩的藩王之中,首先选择的是几个势力较大的藩王,意图达到杀鸡敬猴的目的。

朱棣登基以后面对的情况和朱允炆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有着更为深厚政治经验的朱棣又怎么会犯如此简单的错误。

对于父亲的举止以及侄儿的神操作,经过深刻思考以后这位雄图大志的永乐帝,最终选择了优待藩王的怀柔政策,以实现将他们的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的目的。

二、采取了怀柔政策的朱棣,所图甚大

(1)朱棣选择优待藩王,意图麻痹众多藩王

在朱棣上台以后,为了安稳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藩王,因此朱棣选择了优待各路藩王。首先,朱棣将在建文帝时候一些被削藩的诸侯地位进行了恢复。通过安抚和恢复那些藩王的举措,朱棣逐渐坐稳了自己的皇位。

在这之后,朱棣便开始自己老谋深算的计划。为了体现自己对于藩王的尊重,朱棣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了藩王的待遇。在历史考证当中,藩王的俸禄甚至比京师官员的俸禄两倍还多。而且朱棣也会经常照见自己这些藩王兄弟,时常赏赐更是必不可少。

在通过利益麻痹了各路藩王以后,朱棣便开始了对藩王势力的改造。首先,他将一些守在重要地方的藩王迁徙到了离自己较近的城市。这就使得这些藩王不感激轻易造反,但同时让这些藩王迁移的代价便是更为丰厚的的待遇。

而在这之后,朱棣为了表示自己对于这些藩王兄弟的看重,他颁布了和汉武帝推恩令一样性质的法律,使得藩王的势力在传承当中不断削弱下去。通过这些方法,将原本势力较大的藩王进一步削弱下去,但这又培养起了一批忠于自己的新藩王。

通过利益的纠葛,这些拿人家手短的藩王也不敢和朱棣明面对抗。因此,即便是对于朱棣的一些命令心存不满,但他们还是执行了。

这就使得朱棣又再一次不惜花费高官厚禄来奖赏自己这些藩王兄弟,但是这些藩王似乎并不知道接受这些高官厚禄,便是将自己一步一步的从权力高层上逐渐脱离出来。

通过优待藩王的怀柔政策,朱棣也顺利的麻痹了众多藩王,而在这之后,步步为营的朱棣又借其他的名头,陆续将藩王手里的兵权逐渐收回到自己手中。

(2)步步为营、借征战之名,朱棣将兵权收归中央

在颁布推恩命令的情况之后,朱棣便将这些原本势力较大的藩王进一步分割成不同的小藩王。而培养出来后的新藩王,对于朱棣也是感恩戴德。于是,朱棣便通过这一方式,将一部分从较大藩王中分出来的军事力量收归到自己手中。

而一部分的藩王,则是通过许以高官厚禄,将他们手中的兵权交过来,而那些乐享其成的藩王也接受了这样的方式。通过这样初步的行政操作,朱棣收回了一部分藩王的兵权。但这些相比于藩王手里所拥有的兵权来说,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而更为重要的便是明朝至建国以来就和元朝余孽,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有着战争上的交锋。因此朱棣的时候也经常需要出兵征讨这些来犯的敌寇,而那些原本镇守边关的藩王,在这一时候便被朱棣通过皇帝命令将自己手中的兵权交由中央集中指挥。

通过借助战争的名头,朱棣先后将边关的藩王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而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边关将领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得这些藩王只能够忍下这一口恶气。

但是深知堵不如疏的朱棣也会通过一定的赏赐来弥补这些藩王。就这样,朱棣收兵权的想法在慢慢的实现当中,但这一时候依然存在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这就使得朱棣动了杀心。巩固地位,以后的朱棣开始了自己对于那些藩王的秋后算账。

三、天子野心,巩固地位以后的朱棣开始秋后算账

在赏赐了自己藩王兄弟以后,朱棣也开始趁此机会开始了削藩的举动。首先,针对一些触犯国家法律的藩王,朱棣将这些人贬为庶人,又从中将兵权收归到了自己的手中。

而之后的方式则是更为残忍,朱棣通过谋害、暗杀一些依旧拥有着兵权的藩王,将他们手中的兵权明目张胆地收归到了自己的手中。并在这之后,对于番网采取了特务监视的方法,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对这些方案进行斩草除根的打击,这就起到了震慑作用。

而为了保命,一些藩王只能将自己的手中兵权交还给了朱棣,才有继续自己富贵王爷的生活。在这样明里暗里的操作当中,朱棣通过秋后算账,震慑了一批藩王,又将兵权收回到了自己手中。

通过最终的秋后算账,朱棣已经将这些藩王手里的兵权尽数收归自己手中,从此这些藩王已经不再是拥有兵权的封疆大吏,而朱棣的地位也得以巩固。

结语:

和建文帝的强势削藩举动相比,朱棣怀柔政策无疑是藩王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既然不能强势削藩,那就优待藩王,但要把兵权交给我",朱棣通过种种手段步步为营,最终将各路藩王的兵权都收归到了自己的手中。

同时也将自朱元璋开始的藩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从此以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皇帝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后世人看来,相较于建文帝,朱棣无疑是更为聪明的,因为深知政治操作的他也体现了过硬的政治手腕,这一位皇帝也不愧为明朝的一位雄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