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长孙”李世民为何特别恩宠徐茂公,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长孙”李世民为何特别恩宠徐茂公,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2-09-20 11:45:06来源:郭哥文化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郭哥文化的《李世民为何特别恩宠徐茂公,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有德有才之人,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领导最赏识之人,这就是李世民特殊对待徐茂公的主要原因,至于目的更是最明显不过,领导赏识你,就是希望你为江山社稷添砖加瓦出谋划策而已,其余目的再无其他。

为何这么说呢?我继续带你了解一下徐茂公本人,你就会更加明白我所说之意。

一、战功赫赫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后来立下战功,李渊赐其姓李,故而改成李世勣,李世民登基,为了避李世民之讳,将“世”字去掉,得名李勣,字懋功(后人多把这个写成茂公,故而得名徐茂公),其为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他与卫国公李靖并称为唐初名将。

李勣一生战功赫赫,经历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三个时期,并且每个时期都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李世民时期,李勣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次出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将吉利可汗与萧皇后一并带回唐朝,东突厥归降。

李世民时期,李勣跟随李世民一起亲征高句丽,虽然没有拿下高句丽,也杀了对方威风,李治时期,李勣等人再次出征高句丽,先后将高句丽盟友百济、日本打败。于668年彻底攻克高句丽,使其成为大唐疆土,至此,大唐疆土成为整个唐朝时期最大。

李勣一生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职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李世民死后将其与长孙无忌、诸遂良三人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李治治理国家。

单纯从他的履历而言,就足够优秀,假设你是领导,看到这样的简历,也会为之心动不已。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的东西,李世民特别对待李勣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为人忠诚,心系天下

徐世勣是一个对主公十分忠诚的部下,并且那种忠诚属于站在国家安危层面着想的正直忠诚,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的那种虚伪忠诚。

隋朝末年,17岁左右的徐世勣参加翟让的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军,与单雄信、王伯当等人一起继续发展瓦岗军,在几人的带领下,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以一万人诱敌深入,巧妙战胜隋朝名将张须陀率领的两万多人,一时名声大噪。

时年,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徐世勣与王伯当觉得李密是英雄,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便于收拢天下豪杰,为建功立业着想。

617年,李密统领瓦岗军后,自称魏公,开始大封官爵。徐世勣被授为右武候大将军,统领本部,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等人统领其余军队。可惜没过多久李密与翟让产生误解,觉得翟让要谋反夺位,遂将其杀死。

为了安抚人心,李密派单雄信前往说服徐世勣、王伯当,并将之前翟让旧部分属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管理。好景不长,618年王世充与李密交战,因为单雄信隔岸观火,不加以帮助,而且本来李密内部矛盾还没有完全恢复。

结果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单雄信率领一部分旧部归随王世充,徐世勣看不惯这种行为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往归顺李唐,李渊早已耳闻徐世勣风采,任命徐世勣接管之前李密旧部与属地。

在论功行赏之时,徐世勣有些犹豫,迟迟没有把自己领地写清楚,而是一直写信给之前的领导李密,想将功劳归属李密,经过深入了解,李渊知道徐世勣的这种忠诚,很是感动,加授其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并赐姓李氏,“附宗正属籍”,再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当时他的所作所为李世民都看在眼里,明白这个人的忠诚,之后李世民与李世勣经常一起作战,比如攻打王世充,途中李世民差点被单雄信所杀,幸亏李世勣及时赶到阻止单雄信,才救回李世民一命。

再到玄武门之变时,李世勣与李靖手握重兵在西域作战,李世民想拉拢两人为己所用,李世勣也比较支持李世民,深得李世民欢心,后来李世民登基,李世勣为了避免与李世民的名字之讳,将名中“世”去除,改名李勣,李世民创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进行论功行赏,李勣榜上有名。

三、辅佐李治

李勣有一次生病,医生开药说需要胡须下药,李世民知道后立即将自己胡须减下来给李勣入药,足以见得李世民对李勣的特殊对待,明明胡须可以用他人的,李世民偏偏要亲自剪下自己的赠予,一方面表明重视李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对李勣的关心。

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资治通鉴·唐纪》

后来李世民到了晚年,废除太子李承乾之后,立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深知李治性格软弱仁义,担心面对朝中大臣,李治有些难以控制,想找几个人作为托孤大臣辅助李治。

经过再三挑选、分析,李世民最终决定让长孙无忌、诸遂良、李勣担任。选择三人的原因很简单,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又是当时关陇贵族的主要代表人物,让长孙无忌担任托孤大臣,既忠诚又能制衡朝中势力。

诸遂良负责给李世民写起居注,为人正直,从来不会徇私枉法,对李世民都要求严格,以至于李世民无奈只能称其为“小鸟依人”,但是足以见得两人交情之深,选择诸遂良也是必然结果。

至于李勣,一方面他是山东贵族的代表,另一方面立下赫赫战功,在武将中威望较大,长孙无忌与诸遂良都是文官,李世民也需要一个武官来制衡,再加上李勣的行为品质都得到李世民认可,故而选择其为托孤大臣。

确定托孤那天晚上,李世民与李勣开怀畅饮,像两个故知一样,李勣喝醉后李世民亲自用自己衣服给他盖上取暖,多么温暖的画面,想必在历史上都少有。

世勣尝侍宴,上从容谓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世勣流涕辞谢,啮指出血,因饮沉醉;上解御服以覆之。—《资治通鉴·唐纪》

为了让李勣更加对李治感恩戴德,李世民在临终之时,还给李治想出一个妙计,李世民先将李勣贬官,李治上任再对其重新任用,李治照做,果然效果不一般。

在后来李治打算废王立武的时候,就是李勣以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我们”,让李治最终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个举动原本也是为了保住李治的皇权,因为当时长孙无忌与诸遂良都不支持李治。

但是历史有时候很有趣,就因为这样一个举动,让李勣后悔莫及。669年,李勣平定高句丽一年有余就去世。李治与太子李弘,亲临未央宫,登上宫楼为其送葬。并册赠其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配享高宗庙庭。

比起另外两位托孤大臣,李勣的葬礼应该是最隆重的,可是他断然想不到后来结局还会再次逆转。李治去世后,武则天让李旦做了六年傀儡皇帝,最终禅位给自己,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对武则天登基不支持,以一己之力带兵讨伐武则天,最终被武则天重兵压制,于乱战中死去。李敬业去世后,武则天越想越不愉快,就去扒李勣的坟,废除其官爵与李姓,何其悲哀。

李勣也许想不到,自己当初支持李治废王立武,最终得到的会是这样悲剧结局,李显继位后,再次将李勣坟墓重整,恢复爵位与姓氏,也算对得起李勣。

结语

通过对李勣一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特殊对待就是因为李勣是一个德才兼备,值得委以重任之人,而李世民的目的,自然就是为李家的千秋伟业着想,希望李勣能够一直支持李唐王室,为其继续添砖加瓦,当然李勣最终确实也做到,虽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那也是人们无法预料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