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太守”苏轼人生第一首壮词,对北宋词坛有着开创性的意思!

“太守”苏轼人生第一首壮词,对北宋词坛有着开创性的意思!

时间:2023-10-04 17:35:02来源:云裳小历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云裳小历史的《苏轼人生第一首壮词,对北宋词坛有着开创性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北宋虽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但在对外关系上却软弱无能,一直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因此,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希望杀敌报国的心声,就经常出现在东坡的诗词中。

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打猎,因小试身手而激发出为国效力,抗敌疆场的雄心壮志,并慨然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壮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词作开篇便渲染了一幅“狂态”,你看:他不到四十岁,却自称“老夫”。人已到了中年,却有少年人的豪情。他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威风凛凛,意气风发。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里说的是随行人员的装束是“锦帽貂裘”,这是汉代羽林军的装束,也就是说一派戎装打扮,雄姿英发,打猎的阵容,则如千骑奔驰,好不壮观。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里写内心的“狂情”。畅饮酒酣,更觉心胸开阔,胆气雄壮。虽然两鬓染霜,又有什么关系呢?更没必要为此伤感。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据《史记·冯唐传》记载: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上报杀敌数多了六人,便获罪削爵。冯唐上谏汉文帝这叫轻罪重罚,不应如此对待功臣名将,于是,汉文帝接纳了意见,派遣冯唐持节到云中赦免魏尚,让他官复原职。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放,这里借用此典,明显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词由狩猎的豪情,写到报国的壮志,抒发了文官儒生报效疆场,建功立业的宏愿,塑造了英武豪迈的自我形象,充溢着一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这在整个北宋词坛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