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乾隆”乾隆自称最虚心纳谏一秀才提了个建议却立马被杀头

“乾隆”乾隆自称最虚心纳谏一秀才提了个建议却立马被杀头

时间:2022-08-07 09:26:46来源:小女子大人物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小女子大人物的《乾隆自称最虚心纳谏一秀才提了个建议却立马被杀头》,希望大家喜欢。

乾隆皇帝算是清朝历史上幸运值最高的君主。

第一,乾隆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康熙和雍正相中为未来大清的继承人,他的上位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竞争和阻力。第二,乾隆身体很好,无病无灾,一直活到89岁才驾崩,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第三,在父祖两代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乾隆有足够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得以充分展现其“十全武功”,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

纵览乾隆的一生,可以说,在即位之初,乾隆是一位非常有能力又英明的君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晚年之后,乾隆皇帝的谦虚和自信渐渐变成了傲慢和自负,大兴文狱、闭关锁国,这导致清朝的风气开始败坏,逐渐从盛世走上了下坡路。

判别一个皇帝是否为明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他能否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就拿乾隆皇帝来说,他从25岁登基,到86岁退位,之后又还当了3年多的太上皇。一开始,乾隆面对臣下的谏言非常虚心,还经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但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文过饰非,听不进别人说的话了。

比如,在乾隆刚登基时,很多臣子跑来拍他的马屁,说什么“我皇上求言若渴,纳谏如流。三年以来,不为谀悦之词所动。”“皇上德尚宽仁,政从简易,广开言路,纳谏如流。”等等,为乾隆歌功颂德。

而对于自己到底有没有纳谏如流,乾隆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一方面,乾隆说自己登基之后确实“夙夜孜孜,勤求治理。”但同时也认识到“一切敷施措置,岂能悉协于中。抚己扪心,实难自信,时时省惕。今见台臣极口称扬,益重朕之愧也。”

不管臣子怎样称颂自己圣明,乾隆皇帝不为所动,说“是非得失,当听天下后世之公论,尤不在进献之谀词。”把那几个拍马屁的臣子批评了一顿。可见,在乾隆年轻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兢兢业业,时常反省自己的不足,是一位非常有主见的明君。

然而,曾经这位少年天子,随着年龄增长心态也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皇帝,也渐渐听不进别人的谏言了。

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东巡到辽宁锦县时,遇到一个秀才在御道边拦住车驾要上书。这位名叫金从善的秀才,上来给乾隆提了四条谏言:一是建储,二是立后,三是纳谏,四是施德。

当时乾隆已经68岁,确实还没有公布皇储人选,中宫皇后之位也空缺,这个叫金从善的秀才觉得皇后和太子缺位,万一乾隆哪天突然驾崩,容易动摇国本,所以胆敢向乾隆提出这几个建议。

此时的乾隆觉得,一个小小秀才,胆敢对皇帝的家事指手划脚,简直是大逆不道,下旨将其痛批了一顿。而对于金从善请求乾隆“纳谏”这一建议,乾隆此时的态度与年轻时相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朕自临御以来,凡臣工条奏,果有益于国计民生者,无不即为采纳,或下部议行,从无拒谏之事。……并未有臣下陈奏,朕转拒而不听者。即或内外大臣,如有不公不法之事,原许诸臣劾奏,朕察核果实,无难立治所劾大臣之罪。又何尝有如明季言官,弹劾大臣,因而得祸者乎?”

年轻时的乾隆,别人夸他虚心纳谏。乾隆说,不行,我做得还不够好。

年老后的乾隆,别人劝他虚心纳谏。他却说,老子当了几十年皇帝了,还用你教?

而且,乾隆还拿自己和明朝的皇帝对比,说没有“如明季言官,弹劾大臣,因而得祸者”,但这位金从善上书后,却被乾隆下狱论罪,以大逆之罪判了凌迟处死,后来乾隆可能自己都觉得有点重,改成了斩立决。

乾隆口口声声反驳金从善,说在自己这里从来没有人因言获罪,而金从善却因这份上书被判死刑,不得不说是非常讽刺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