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生活常识 > “蒙古”文天祥白城被俘,但求死绝不投降

“蒙古”文天祥白城被俘,但求死绝不投降

时间:2022-09-11 15:15:58来源:古诗新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古诗新说的《文天祥白城被俘,但求死绝不投降》,希望大家喜欢。

#为什么蒙古灭金用23年,灭西夏用21年,灭南宋却花费五六十年?#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宇

2022年7月18日

一、成吉思汗征服金,决定先消灭西夏

我认为,西夏原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并且与一些北方游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统领蒙古部的铁木真于1203年灭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间的缓冲,这是。灭亡的原因。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发动第一次征夏战并洗劫了夏国边疆的一些市镇。1206年,大蒙古国正式成立。成吉思汗为了征服金朝,必须孤立金朝。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灭掉金夏之间的联盟,因此成吉思汗决定先消灭西夏。

二、西夏李承祯战败,大将高逸更被俘

120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战,进攻斡罗孩城,但因西夏军队的抗击而以失败告终。1209年,蒙古成功占领了高昌回鹘,这亦使西夏的河西地区失去蒙夏间的缓冲。后来蒙古第三次征夏,由河西地区开始入侵,攻击斡罗孩。众所周知,西夏将领兼襄宗儿子李承祯战败,其大将高逸更加被俘。蒙古后来又拿下斡罗孩城,逼近克夷门——都城中兴府的最终防线。西夏大将嵬名令公虽然实行伏击计划,但仍然败给蒙古军队,可谓一败涂地。

三、西夏军征战积弱,官场黑暗和腐败

因此,都城中兴府为蒙古军队所包围,且夏襄宗求救无门。最后,襄宗唯有给予蒙古大量赔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条件,蒙古才接纳其求和。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条件后,唯有攻击其原本的盟友——金朝。我认为, 这一连串的战争持续了逾十年,并大大地削弱了金夏的国力。而因此,西夏的人民亦因劳役导致生活困苦,国家的经济和生产力亦因劳役而大受影响。军队也因长期征战而十分积弱,且官场政治十分黑暗和腐败。

四、夏神宗亦不明智,仍坚持攻击金朝

夏襄宗本人更加昏庸无能,沉醉于酒色之中。而因此,齐王李遵顼得于1211年成功发动政变并夺权,为西夏神宗。但夏神宗亦不为一名明智之帝,仍坚持攻击金朝。因此,国家变得非常不稳定,民变四起。121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四次征夏战,原因为去年西夏拒绝协助成吉思汗进行西征,我认为,这就是强盗逻辑。神宗因害怕蒙古大军,于是逃至灵州,却令太子李德旺留在都城中兴府。李德旺唯有遣使求和。

五、大将孛鲁攻西夏,西夏求和应要求

1223年,夏神宗传位予李德旺,原因为神宗不想成为一位亡国君主。而李德旺就是夏献宗。经历了蒙古的入侵,夏朝上下才真正明白蒙古人的野心,献宗便决定再次使用“联金抗蒙”的政策,再度和金朝结盟。而西夏策略是在蒙古大军西征期间联合周边各国攻蒙。可惜正在驻守蒙古的大将孛鲁发现了西夏阴谋,便于1224年立刻自东西下攻击西夏,拿下西夏的银州,更加捕获西夏大将塔海。1225年,成吉思汗入侵西夏沙洲。西夏求和并答应蒙古人的要求。

六、献宗过度忧虑死,李睍就是夏末帝

1226年,成吉思汗再度攻击西夏,原因为西夏违反了和约。这次战争最终灭掉西夏。领有主力军的成吉思汗首先拿下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后来又击败位于贺兰山的西夏大将阿沙敢不,最后才到达浑垂山。另一方面,大将阿答赤率另一支军队拿下甘州、沙州和肃州等要邑。虽然途中遇西夏大将和典也怯律抵抗,要由成吉思汗平定才行,但大致上蒙古进攻是顺利的。看著蒙古的步步进迫,献宗忧虑而死,帝位让南平王李睍登上,李睍就是夏末帝,西夏最后一位皇帝。

七、夏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告灭亡

1226年8月,蒙古大军成功占领应理、夏州等地,并围攻灵州。西夏将领嵬名令公带领援军抗敌,但仍然失败,更加战败身亡。而后,蒙古大军攻占积石州、西宁等地。直到此时,蒙古大军只差西夏最后领土——都城中兴府未失陷。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而历时22年的蒙灭西夏之战亦宣告结束。拖雷后来依成吉思汗之愿杀掉末帝,蒙古大军随即于西夏都城中兴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筑皆被破坏、毁灭。屠城最后因察罕的劝谏而告结束。

八、最后是开封城破,金哀宗逃往蔡州

按照《宋史·理宗纪》以及《宋季三朝政要》的记载,绍定五年(1232年)十一月蒙军再次进攻金国的时候,南宋也出兵相助一起围攻开封,但具体情况语焉不详。最后开封城破,金哀宗被迫逃往蔡州。气息奄奄的金国没放弃。完颜仲德提出过“进取兴元,经略巴蜀”的建议,只是一路追杀无暇顾及。待逃到蔡州后,金哀宗便有意实施此计划,并以蜡丸密令粘哥完展“集大军与上会与饶凤关,出宋不意取兴元”。三峰山逃脱的武仙亦收拢溃军十万人,意图西进迎金帝入川。

九、唇亡齿寒说南宋,可惜是为时已晚

但南宋不再给金国任何机会了。朝廷得到边报之后,孟珙主动出击,先迫降了邓州、申州,后又大败武仙于马镫山,“降其众七万”,八月十三日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哀宗西逃之路。眼见形势不妙,金哀宗又派遣阿虎带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南宋不出兵,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金国已经不具备作为“唇”的实力了。不过,史弥远也很犹豫是否要跟金国“连和”,以致廷议未决。

十、如果南宋不出兵,金国都灭亡在即

于是,史弥远之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问计于孟珙,孟珙说,南宋尚不具备坐观成败的实力,不如趁机“和蒙”,尽量拖延必将到来的宋蒙大决战,使南宋获得足够的准备时间。另外,这样也可抢得地盘增加战略纵深,展示自己的实力,使之不敢轻视自己。而且,无论南宋出不出兵,金国灭亡在即,因此此次出兵的重点是“和蒙”,这是当时下南宋唯一正确的选择。

十一、金哀宗自缢身亡,金末帝军中被杀

孟珙这番话打动了史嵩之。之后,史嵩之又说服史弥远做出联蒙灭金的决定。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南宋出兵助粮,固然有“执仇耻”的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和蒙”,这是符合南宋利益的正确之举。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

十二、靖康之耻得洗雪,南宋朝野为一振

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亳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从这一点来看,南宋在“联蒙灭金”这一事件中还可以算是受益者。当年四月孟珙归来,受英雄般的礼遇。之后,宋廷以完颜守绪尸体在临安祭祖,并以俘获金国宰相张天纲等人行献俘礼,报靖康之耻。不管怎么说,靖康之耻得以洗雪,南宋朝野被压抑百余年的精神为之一振。或许这是对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最好回答。

十三、将盟友推到对方,亲手造四面受敌

在蒙古铁骑南下,金朝选择不顾南宋朝廷当时在对金朝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为了岁币之事而攻击南宋,将可能的盟友推到对方,自己亲手造成四面受敌的困境。蒙古势力强大,南宋不得已而为之。金朝在内外交困形势下,被蒙古消灭是迟早的事,毕竟当时金朝已经丧失了东北、山东等地,西夏同盟关系也已破坏,实际控制区域只有河南数个州府。蒙古政权也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因而将主力调离准备西征,仅以偏师骚扰金朝。

十四、让蒙古灭金之后,南宋多苟延时日

对蒙古来说,消灭金朝,只是早晚的事,不需要与南宋建立军事同盟。而南宋在强大蒙古面前,并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南宋所能做的,只守住自己的淮南之地,不使金朝势力南下。名义上的同盟关系,只是为了让蒙古在灭了金朝之后,稍微停顿一下南下的步伐,让南宋可以多苟延些时日。“端平入洛”事件就证明了南宋所能做的也就这些,一旦希望有所动作,则必然遭致蒙古的打击。

十五、南宋送走暮年狼,迎来蒙古壮年虎

对南宋来说,与蒙古结盟并非高明举动,只不过是送走暮年的狼,却迎来壮年的虎罢了。但在当时情势下,朝廷上下报仇心切,金朝也不能调整政策,自己打破与南宋和平关系,再加上蒙古势力强大,在这样情况下,南宋所做的,也就是与蒙古结盟消灭金朝。宋元战争,又称蒙宋战争,是蒙古帝国(蒙哥汗死后帝国分裂,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与南宋的战略决战,始自1234年宋军端平入洛,至1279年崖山海战宋室败亡结束,共历时46年。

十六、蒙宋激战有六年,大小十战伤亡重

1234年正月,蒙宋联合灭金。金国灭亡之后,同年六月,宋廷发起“收复三京”之役,宋军进兵中原,收复汴京、洛阳,史称“端平入洛”,可见,是势如破竹。蒙古发兵南下,击退中原宋军,蒙宋战争开始。1235年,窝阔台汗下令攻宋,蒙古数十万大军自东起淮河,西至巴蜀的战线上,对南宋发起全面进攻,蒙宋激战六年,大小数十战,双方均伤亡惨重,暂且罢兵。

十七、忽必烈夺得汗位,谋划新对宋战争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三路大军全面攻宋。蒙哥统主力入蜀,忽必烈攻鄂州,兀良合台攻广西,以期三路大军会师鄂州。1259年,蒙哥汗率军与宋军战于合州钓鱼城,战事不利,蒙哥汗身死钓鱼城下。蒙古帝国汗位之争,陷入内乱。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后,谋划新一轮的对宋战争。1267年,用宋降将刘整之策,利用襄樊守将吕文德允许蒙古人在樊城外设榷场的战略失误,对襄樊形成了长期围困,宋廷数次派重兵破围,均未成功。

十八、宋战败崖山之战,宋末帝跳海而死

1273年,襄樊陷落,南宋防御体系崩溃。1276年,太皇太后谢道清带5岁的宋恭帝出降,临安陷落。1279年,宋元双方在崖山外海进行了崖山大海战,史称“崖山之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负八岁的宋末帝赵昺跳海而死。宋亡,大元统一中国。蒙古消灭中原政权耗时很长,是有特殊原因,这需从蒙古内外两方面来说。蒙古从对付金朝开始,同时是成吉思汗整合草原蒙古各部的过程,金朝后期已经很糟,但地方上其他势力也不少,比如契丹余部,比如山东红袄军。

十九、蒙古军擅长野战,但攻城比较吃力

蒙古军队把战略机动性发挥到极点,擅长野战,据说有些骑兵一开始就一人几匹马,几副弓箭,西征跑再远都没问题,但进入中原攻城略地还是比较吃力,所以灭金灭宋耗时长都耽误在攻城。比如典型的中都、开封、兴庆府、襄阳和钓鱼城等等,包括察合台长子木阿秃干在西征途中也是攻城而死,甚至也包括成吉思汗最后灭西夏还是攻城,也包括蒙哥死于钓鱼城之战。

二十、蒙古主力消耗大,攻西夏一番苦战

尽管蒙古军战斗力都知道很强,可攻城相对是蒙古军前期的弱点,回回炮是西征过后才引入的。我认为,蒙古统一耗时长久,也不光是因为这一个因素,蒙古前期还有西征分化了蒙古兵力,所谓两条战线。成吉思汗亲自第一次西征西辽契丹和花喇子模等地方,包括回师以后完成消灭西夏,绕了一大圈,自然时间耗费很多,本身蒙古主力消耗大,所以最后攻西夏是一番苦战,成吉思汗自己也最终身故六盘山。

二十一、木华黎改变策略,重用汉张柔等人

在西征之前就留下木华黎等一部分兵力继续消灭金朝,木华黎改变策略,大量重用一批汉族世侯就是张柔等人,本来想转移西线攻凤翔府,结果兵力不足,连遭败绩,木华黎也死了。窝阔台继位与拖雷合力攻金,拖雷继承成吉思汗主力,强攻凤翔,然后借道突围三峰山消灭金最后主力,就是完颜陈和尚等人的,其实都不算女真兵力,是汉族和其他部族混编的。

二十二、就是蒙哥忽必烈,两人关系比较僵

由于开封、蔡州都是大城,金人战斗力虽然不是很强,但城池坚固,汉人很多,所以这个时候蒙古想到与南宋联合,有孟珙入开封一幕。实际灭金的确是宋军当时捡了便宜。但是前期扫除外围基本是蒙古军。然后关于南宋,这里又有一个非常特殊情况,窝阔台死后蒙古大汗忽里台大会的变故,大汗传承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拖雷家族,就是蒙哥、忽必烈这一段,不仅两人关系比较僵,还有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涉及窝阔台子孙海都对忽必烈的反抗。

二十三、蒙哥暴露受了伤,最后死于这一役

忽必烈有与速不台联合灭大理的功勋,蒙哥其实有点故意压忽必烈的念头,所以当时提出消灭南宋他要亲征,而且不光亲征还要强攻上游四川的钓鱼城。忽必烈攻中路襄阳,然后速不台从大理绕出来到长江中游的长沙一带会师。这个计划并不算多么失误。蒙哥想提高自己威望,没想到钓鱼城一战非常艰苦,没有办法发挥蒙古军优势,前期扫除江面威胁,有汉人水师,蒙古都很顺利,但是攻城完全成了拿人头堆起强攻山城,死伤非常大,蒙哥眺望塔楼还暴露自己,被宋军的礌石炮攻到受伤,最后死于这一战役。

二十四、蒙古兵力不算多,却同时各处作战

然后忽必烈放弃中路战场,匆忙议和返回北方,然后与自己兄弟阿里不哥为争位而战,此后又与海都在西域打起来,忽必烈延缓南宋,有蒙古军攻取南方有不适应的客观因素,同时还有蒙古内部出现变故的主观问题。我认为,实际不光如此,还不要忘记西征的同时,蒙古也曾经攻打高丽,所以蒙古最初兵力按说并不算很多,却同时各处作战,蒙古军的机动性几乎是古代第一,所以建立的大蒙古国是东方的第一个世界性帝国。

二十五、蒙古作战很频繁,消灭南宋就迟缓

忽必烈在位三十多年,可说从头打到尾,与海都的对抗伴随一生,然后蒙古还两次跨海远征日本,让弟弟旭烈兀完成第三次西征打到巴格达,南方攻打安南、远到爪哇,当然这些都有胜有败。我认为,可以想见蒙古作战的频繁,所以为什么消灭南宋迟缓,南宋当然是蒙古很看重的要害,可实际在蒙哥啊、忽必烈眼中毕竟也并不是唯一要打败的对手。

二十六、一仗打了五十年,大汗也因此丧命

此时蒙古人也被自己的军事攻击力所震撼,他们把当时孱弱不堪的南宋当成下一个目标。在蒙古人看来,与他们同是游牧民族的金人也不堪一击,南宋人整日吟诗作画,十年之内必然将南宋灭亡。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军队整装待发,进攻南宋。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仗打了将近五十年,一位大汗也因此丧命。

二十七、蒙古人不能理解,金跟南宋何不同

蒙古人屠城政策似乎不灵了,这些柔弱的南人似乎并不怕,淮到四川,都遇激烈的抵抗。宝祐七年(1259年)二月,蒙哥大汗率军攻打四川合州,一仗打了五个月。守将王坚不但打退了蒙古军队,还击伤大汗蒙哥。蒙古人不理解,西夏、金国跟南宋人有什么不同,是什么让他们拼死抵抗,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勇敢?虽然经过了激烈的抵抗,南宋终究抵不过蒙古铁骑。

二十八、文天祥白城被俘,但求死绝不投降

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丞相陆秀夫跟幼年的皇帝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随后,陆秀夫背着幼年的皇帝赵昺跳进了大海。蒙古人不明白,南宋为何如此顽固?很快,他们就从文天祥的人身上找到了答案。文天祥在南宋危急的时候起兵,最终站白城元军俘虏。文天祥但求一死,不投降。

二十九、文天祥软硬不吃,时穷节见垂丹青

蒙古人想知道,难道死亡的威胁不是最有力的威胁吗?道义!道义是什么东西? 蒙古人得到一个不可置信的答案。无论如何,南宋顽强抵抗让蒙古人心有余悸,如果能降服文天祥,必能树立一个典型,道义也就不足一提。文天祥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写出《正义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三十、孔曰成仁孟取义,惟其义尽以仁至

忽必烈长期接受汉文化教育,他前来劝降文天祥:“如果你能投降,做我的宰相吧!”文天祥拒绝了,反反复复的劝说都没有打动文天祥。好吧,那就成全你吧!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刑场。行刑前,文天祥向南跪拜行礼。蒙古人从文天祥遗物中找到了答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