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清朝”“仓廪实,而知礼节”:“完美”的清朝仓储体系为何走下了神坛?

“清朝”“仓廪实,而知礼节”:“完美”的清朝仓储体系为何走下了神坛?

时间:2022-09-23 11:45:52来源:卿雨润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卿雨润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完美”的清朝仓储体系为何走下了神坛?》,希望大家喜欢。

一、 清朝仓储的辉煌时刻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食物能够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人们才能够追寻精神上的享受。清朝是外族入关,而前朝覆灭的原因也是粮草不足而导致的农民起义。所以,清廷统治者入主北京后便必须着手准备粮食储备工作。假使,没有完备的粮储体系那么自己也会像明朝一样刹那间倾覆。

1. 供给王公贵胄的京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全天下都是皇帝的子民但这也会分先后。众所周知,清朝是靠着八旗铁骑横扫天下的,那么在其荣登大宝之后首先也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清史稿》"顺治三年,圣祖设清吏司;主掌漕运"。

因为自古以来,江南的鱼米之乡都可谓是天下粮仓。京杭大运河修建以来,南方各省的粮食全部走漕运送往京城。当地所产的粮米,都属于上乘的精品粮。入京以后,进入十三仓存储。在今天的北京,仍然有这些仓库的遗迹,比如东直门南边的海运仓、禄米仓等地名。

十三仓用于存储漕粮,即为储存漕运送来的粮食。这些粮食,只用于皇族和大臣的粮饷发放;普通百姓只有在仓满而溢之后才能购买。而其他八旗贵胄的粮食则在今天北京的"钱粮胡同"领取。

2. 有备无患的常平仓

常平仓这个概念是战国时期,管仲在《管子》中首次提出的。自从李俚在魏国实行平籴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这种仓储。它的本心是为了防止"谷贵伤民,谷贱伤农"的现象发生。

《清史稿》"顺治年间,各府、州、郡均设常平及义、社仓,责成道员专管。历年于户部造册以记之,如遇灾荒,即以赈济。"常平仓顾名思义,就是保持粮食长期保持平价。清廷在粮价低的时候,以稍高价格存储;而如遇灾年则在以低价贱卖。春夏出粜,秋冬籴还,平价出息"。在每一年粮食收获的秋季,朝廷都会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而到了灾年之后,便以低价售出。以便达到赈灾的目的。康熙年间,明确规定了各州县的常平仓储粮数目,规定"常平等仓粮,永留本境"。

常平仓设立的初衷是为百姓利益所考量的,充分的发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平抑粮价,同时也巩固了统治阶级的集权统治。只有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物资得到供应,才能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

3. 官民合办,同心协力

在今天的陕西蓝田县石佛寺,仍然保留着乾隆年间蓝田县令蒋文祚所著的《劝捐社谷示》。社仓,这一概念是由朱熹首先提出并撰写《社仓事目》而后孝宗在全国推行加以实施的,是由民间自己筹备建立的。社仓的粮食一般存储在寺庙之中,以用于储粮备荒。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实行官民共治。清朝建立以后,也延续了此项储粮备荒的习俗。"建社仓以备,创书院以兴。"这是清朝在《知上犹县方君传》所书。他与当地的乡绅,一同捐献了六百石粮米于社仓,以备赈灾。

民间的自行输纳,是社仓粮食的主要来源。朝廷非常的认同此项做法,毕竟这是在为自己做好事。捐粮多者,往往能够得到官府的奖励。会按照捐款数目的多少,定义给何种奖励,分别有减免赋税;赐予顶戴花翎;免除徭役或者修建牌坊等等。

乾隆年间曾经,下旨命全国各地都组织筹备社仓并且推行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国各州县之间社仓得以完全实行开来。这项举措,有一定的人道主义原则。充分发挥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精神。

除去社仓以外,清廷设置了义仓。《清史稿》"顺治年间,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义仓在北齐年间便有,但直到乾隆时期才得以在全国推广。

二、 跌落神坛的清朝仓储

清朝的封建统治,达到了封建统治前所未有的集权巅峰。统治者掌握对全国各项事务的调配权力,但是往往做不到所谓的"令行禁止,令行必施"。物极必反,这是万物运行的必然规律。虽然清朝具备了最为完善的仓储体系,仓储的初心也是为民着想,但其本质却还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震惊全球的大饥荒

看过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的人,应该都会对影片中灾民的困境感到触目惊心。其实在晚清末年,丁丑年到戊寅年(一八七七——八七八)之间发生了一场死亡两千余万人的大饥荒。史称"丁戊奇荒",此次饥荒波及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中原地区。当时担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曾感叹道"二百余年未有之灾"。千里无鸡鸣,而路不拾金"。当时"洋务运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而中原大地则连续三年大旱、欠收。土地出现大范围的龟裂,灾荒刚开始时就如同电影中一开始的景象灾民们全都去"吃大户"。

而县城里的大户寥寥无几,家底很快便被消耗殆尽。再到后来,百姓就开始卖妻鬻子更有甚者"饥则掠人食"。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既然不忍心吃自己的儿子那么就互子而食。当天降甘霖,出现好转之时甘肃地区又出现了地震。而地震又衍生出了瘟疫,人们不敢上街寻食,因为很可能会被其他觅食者吃掉。

三、清廷无所为的原因

《大清会典》"但荒政十二则应策: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除了建仓储粮之外,清朝还有十余条对策应付灾年。但一遇灾荒,便全都失效。虽然清廷有着最完备的应灾机制,不过却不能被很好的运用。

1.金玉其外的仓储

清朝虽然有着前所未有的仓储制度,但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表面看起来,官府有足够的能力或者说仓库中有充足的粮食但事实并非如此。可以说,那不过是外表光鲜亮丽,实则败絮其中。

首先,仓储制度本身其实也是存在问题。就常平仓而言,它设立的初衷虽是好的但却不能被完整的执行。《清史稿》"康熙三十一年,…后以籴本不足,命州县官,劝输常平等仓粮。"一旦国家不能够拿出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其运转,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引用《清实录》中的评价便是"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这种制度总是能够被宵小之辈利用,打着为民着想的旗号,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

2.运行体制的问题

其次,在康雍乾之治的后期,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导致国库亏空。官府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采买充实仓储中的粮米。更不用提,到了晚清时候内忧外患的困境。外有敌国虎视眈眈,内有各地频发的叛乱。自然,无心也无力再去赈灾。

再次,体制本身的结构问题。《清史稿》"顺治十七年,定常平仓集来之法;设仓员主管"。清朝官场大都是官官相护,虽然设立了一满一汉两位官吏掌握粮仓但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效果。正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在灾民粥里掺沙子掺糠麸后所说的"灾民还能算作是人吗?3.积贫积弱的大清

纵览整个清朝时代,在其建国的二百八十六年中有记载的灾荒发生了大大小小一千五百余次。封建统治者们是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自然本心上不会希望出现祸乱。但往往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来是执政水平有限,二来是地方官员的瞒报与遮掩,蒙蔽圣聪。

如今盛传一句话"清廷误国三百年",这句话未免太过于极端。就像顺治帝,刚刚继位便着手准备仓储制度而且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为仓储制度的推进做出了贡献。仓储的实施是建立在拥有完整监管体系和充裕国家实力的情况下。

清廷的官员往往借机中饱私囊,他们身处"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即使有什么过分的事情也不会受到过分的惩罚。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千百年来形成的仓储制度才会在关键时刻失灵,使得"丁戊奇灾"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共计两亿人受灾。

结语:

其实在乾隆年间,仓储制度就已经逐渐的走向了衰亡。比如《清实录》中记载的甘肃冒赈案,当地官员共计贪污三百余万两白银。而有些灾难,看着是天灾其实往往是人祸。朝廷拨款兴修农田水利,却被官员自己拿去,所以导致了灾荒频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