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娱乐天地 > “散碎”古代大侠在客栈喝酒吃肉,走时扔块银子,大侠的钱都是哪里来的

“散碎”古代大侠在客栈喝酒吃肉,走时扔块银子,大侠的钱都是哪里来的

时间:2022-11-03 15:16:24来源:老陈说文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老陈说文史的《古代大侠在客栈喝酒吃肉,走时扔块银子,大侠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食客,点一桌饭菜,几两小酒。大快朵颐之后,从身上拿出几块散碎银子,然后朝店小二大喊:小二,结账!于是小二笑嘻嘻地跑来拿起银两,还不忘说一句:客官慢走!

这样的场景固然是经过加工之后的文学艺术作品,虽然有点夸张和简略,但却并非杜撰和虚构,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这基本上是可以实现的。至于详细的原因,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白银流入,成为主要通货。

用散碎银两结账,前提就是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我国古代白银成为主要通货主要是在元明清时期,可见题中所描述的场景应该主要发生在元明清年间。

首先,由于宋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十分发达,从泉州港和广州港一直到东南亚、印度的贸易来往十分发达。元朝结束了宋朝南北分裂的状态,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海上贸易规模更大,距离更远。

从元朝一直到晚清的1865年,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处于贸易顺差状态的。中国的瓷器、绸缎和茶叶换来了大量的白银。因此,这一时期白银逐渐取代以往的铜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另外,明代中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也大大促进了白银的货币化。“一条鞭法”令人民用白银交税,征银入官,促进了白银在市面上的流通,从此散碎白银的使用逐渐普遍化。

二、白银支付,切割称重。

在元明清时期,官方发行的银两重量是很足的,一般是以两作为最小的单位。当时的白银尽管很多,但是购买力是很强的。

明代嘉庆、万历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币;清中期,一两银子可以兑换约2000枚铜币,即使在白银大量外流的晚清,也可兑换3000枚左右的铜板。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刘姥姥曾说:20两银子足够庄稼人用一年了!尽管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基本上可以看出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之强。

由于官方发行的银锭最小的也是五两起步,因此,普通的老百姓买卖结账自然用不到大银锭,这时就需要切割和称重。元明清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小商小贩都有两样切割白银的工具:一是小剪刀,一是戥子(deng三声)。由于白银较软,易于切割,因此,普通的小剪刀就可以担当切割的重任。所谓戥子就是小型杆秤,我们小时候在药铺抓中药时经常见到,它所用的秤砣也是极小的,称几两银子完全够用。有了这两样神器,白银支付的便利程度就大大提升。

三、百姓有绝活、一掂知轻重。

那么,为什么在影视剧里,食客和小贩常常不仔细清点银子的多少呢?俗话说:高手在民间。从元朝到清末,白银成为主要通货已经有了500-600年的历史,那些经常与散碎银两打交道的市井小民,自然很熟悉银两真伪的判断与重量的估计。

银子质地柔软,因此,判别真伪与成色并不难,观察颜色,再用指甲摁一下或者用牙咬一下就可判定。而由于经常和散碎银子打交道,市井小民和小商小贩们往往轻轻一掂量就知道银两的轻重,轻轻一切就可以切出想要的重量。

而对于那些使用银锭支付的达官贵人们来说,根本不差钱,多几钱少几两都不在乎;若是往银锭里掺假,那反而丢面子,有钱人丢不起这人啊!因此,白银支付就逐渐简化到了这一拿一放之间!

由此可见,影视剧的场景并不完全是虚构的,没有现实作为支撑的影视作品定然是没有血肉的。而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或许它们背后的历史真相也是有趣而精彩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