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历史长河 > “东林党”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东林党”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时间:2022-11-06 18:47:03来源:历史不应忘记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不应忘记的《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希望大家喜欢。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党争祸乱国本,这就是明朝末期的真实写照。党争不断,图私利者多,为国忧愁、为民生计者寡!严重内耗致使明朝社会矛盾突出,皇权势弱,国力空虚。

在党争中笑到最后的东林党人亦正亦邪,自诩为正义的化身,来挽救国事日非的大明王朝,转眼间却掏空了大明国库,误国误民。清朝入主中原后,曾经在大明朝堂翻云覆雨的东林党人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

东林党的A/B面

何为东林党

东林党诞生于明朝中后期,当时大地主集团(即皇帝、宗室、宦官、权臣和北方各地官绅)进行残暴统治,横征暴敛,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冲突不断,阶级斗争尖锐。

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士族阶级发出了呼声,他们大都饱读诗书,有安邦定国的志向。其中的代表人物顾宪成,他当时在京做官,直言纳谏,常常对朝廷的错误决议有所非议,种种表现引皇帝不喜,后被革职回家。

顾宪成回到家乡之后,以无锡的东林书院为大本营,讲学议政,大谈国事,直指社会现实问题。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胸怀。

这种公论即国事的形式很快就吸引了大量有志之士,议政规模越来越大,在东林学院形成一个舆论中心。史料记载:每月集中吴越人士会讲三日,远近来赴会者有数百人。

《明史顾宪成传》曰:“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此时东林学派兴起,东林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政治集团。

贤臣东林党

关于东林党的是非功过问题,没有办法一言概之,需要人们辩证的去看待。东林党代表的是新兴的市民阶级力量,他们力图革新朝政,反对大地主集团的反动腐朽势力,与齐党、浙党、楚党、阉党等几乎全国朋党争斗,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最终取得胜利。

《顾宪成高攀龙评传》认为:“东林学派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要求自由发展经济、文化的呼声,成为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

朝堂之上,东林党人在国之大事面前立场鲜明。明神宗没有嫡子,按制应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神总更属意宠妃郑氏所出皇三子朱常洵。东林党人纷纷上疏请立皇长子为太子,并劝谏神宗的“三王并封”、“福王就国”等行为。

除了力争国本,东林党人在朝政上主张广开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横征暴敛。这些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肃清朝堂、澄清吏治、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

可惜的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东林党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袁化中等被宦官魏忠贤先后投入监狱,为了逼迫他们承认子虚乌有的罪行,对其进行严刑拷打,人人肌肉筋骨全部脱落,不久六君子全部惨死狱中。

此后,还有更多的东林党人被罢官,被下大狱,被充军,被杀害。

高攀龙在《高子遗书》有言:“天下大事,有益于国者则居于民者,权国为重,则宜从之。有益于民者而居于国者,全民为重,则宜从之。至于无惧国而有益于民者,则智者不再计较,仁者不俗诺而行矣。”

蛀虫东林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林党人的初心已不像当初那般纯粹,家国天下的志向在一次次残酷的党争面前、在诺大的权柄面前、在丰厚的个人利益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他们早已沉溺于权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东林党的根在富庶的江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出身于家境殷实的市民阶级,尽管成立初衷是为了针对国家治理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却不可避免的沦为江南财团的代言人。底层百姓只是在东林党上位之初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渐渐地落入更大的深渊。

古人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方针,明朝更是将这一政策发挥到了极致。采取农业为根基,军户为枝干的国本之策,鼓励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建设中去,希望实现藏富于民的构想,有利于国家稳定。

明朝中后期江南沿海地区倭寇盛行,朝廷屡次派兵抗击倭寇。江南地区却利用倭寇入侵逐渐摆脱明廷的控制和压制,利用海运走私赚取巨额的利润,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东林党与江南财团强强联合,逐渐在朝堂站稳脚跟,渗透到明廷的各个权力机构。官商勾结,商在外敛财,官在内保护。随着魏忠贤被处死,阉党也在与东林党争之中败下阵来。

朝堂之上,文官逐渐崛起,东林党一家独大,皇权受到限制。东林党人掌权之后,大肆减免或降低工商业者的赋税,国家的税银越来越少,动摇了国之根基。相反,江南财团成了既得利益者,肥了自己的腰包,可谓是“盗国”之罪。

农民和军队都是这场“劫掠”中的受害者。东林党为了转移财政危机,把大量的税收缺口强加在农民身上,农民不堪沉重赋税,流亡失所。而军队则是无粮之军,没有粮草如何强军?如何打仗?这或许也是明军无力抗击入关清军的原因所在吧。

《东林党新论》称:“东林党人‘从不曾提出过救治国家的政纲’,长于内政,短于治国、治军,他们与齐、楚、浙三党、阉党、阉党残余的区别之处,仅在于东林误国,而东林的对立面则害国。”

东林党人为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的根本,“忠君”“爱国”早已抛到脑后。他们在大明帝国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制定方便他们谋取个人利益的规章制度,君臣争利,臣不从君,一点点蛀空了大明国库。

满清铁骑入关来

武力扛把子

东林党在明廷大杀四方,终于站到了权力的顶峰。正当他们准备一览众山小之时,却发现群狼环伺,自己却手无寸铁。农民起义大爆发、关外的满清铁骑也纷至沓来。缺衣少粮的明军疲于应战,大明国库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战斗。

东林党羽只不过是一群拿着笔杆子的文弱书生和打着算盘珠子的商人,当他们赖以生存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之时,面对满清的铁骑和长枪根本无还手之力。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满清铁骑用残酷的屠杀彻底消灭了江南地区的反抗势力。女真人用拳头说话,就算东林党人再舌灿莲花,也根本没有表现的舞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破之时便是家亡之日。东林党人既护不住家财,也保不住性命。能与之一战的大明航母早就被拆的七零八落了。

“关系户”做官

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上层权力完全掌握在八旗子弟手中,汉人通过科举出仕只能做边边角角的小官,很难做到大官。满清根本不承认前明东林党人留下的规章秩序,新一任的统治者要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清朝初期,汉人官员无法得到皇帝的信任,更别提进入权力中枢机构。也就是说,东林党人连投诚入局的资格都没有了。汉人官员在满清的武力统治下整日提心吊胆,生怕被抓到小辫子,哪里还会主动弄权呢。

随着南明政权的覆灭,东林党彻底走下历史舞台。东林党是伴随儒家文化产生的,是一种特定的时代产物。

美国学者贺凯在《明末的东林运动》一文曾说过:“明末东林运动的失败,代表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与现实恶劣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典型,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陈名夏之死

满清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入关之前并没有接受儒家文化熏陶,马背上打天下。所以他们入关之后并没有采取怀柔政策,对于明末遗留的朋党之争,直接铁血手腕强硬弹压。

清初,作为明末东林党争的余绪,以陈名夏和冯诠为党魁的南北党争在清廷上演。冯诠原是依附魏忠贤的阉党,而陈名夏是东林党之后。顺治八年,北人冯铨致仕,南人陈名夏、陈之遴等受顺治帝信用,南党势力达到顶峰。北党为挽回颓势,向南党发起进攻。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传二十四和卷二百三十二·列传十九分别记载了张煊和宁完我上书弹劾陈名夏结党营私、庇护同党、用人不公的事件。

为了遏制党争势头,尽管顺治帝十分欣赏陈名夏的才华,还是绞刑处死了他,杀一儆百。自此清朝党争问题渐不突出,南北之争进入一个较为平稳的阶段。

结束语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东林党的诞生。他们打败了原有的守擂者后,成为了新一任的规则制定者,官商一体化的局面基本形成。上蛀国家,下蛀百姓。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自毁长城,埋葬了国家,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但是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是非成败转头空。王朝更替,新王将带来他的规则与秩序。玩转大明朝的东林党和江南财团在满清王朝寸步难行,唯有顺从与屈服。

参考文献:

《晚明舆论传播与东林运动》

《关于东林党的几点思考》

《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